李剑阁:市场缺陷是"3·27国债事件"重要原因 博鳌亚洲论坛2012年年会4月1号至3号在海南博鳌举行,此次大会以"变革世界中的亚洲:迈向健康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剑阁在"金融危机与全球资本市场的新挑战"分论坛上表示,1995年发生的"3.27国债期货事件"固然有监管方面和机构自律的问题,但现货市场过份单薄情况下的期货市场发展本就容易出问题,所以市场自身存在的一定缺陷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以下为文字实录: 主持人:谢谢庄主席,讲得非常好,我简单总结一下,新的监管理念是在市场不发育的时候做加法,市场健全的时候做减法。下面有请李剑阁先生,他不仅在监管部门早期做过负责同志,现在又是被监管的,两边的角色都参与过,李剑阁,你对现在目前证券市场监管改革问题有什么评论? 李剑阁:刚才庄主席讲得非常系统,确实这几年证监会做了很多的工作。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当中,中国的证券公司尽管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但是没有出现任何一家证券公司因为风险或者亏损而出现倒闭、破产的情况。这个我觉得和证监会在过去的差不多十年里做了大量的,因为庄主席是管机构管理的,我今天顺便说一说,和证券机构的整顿、清理、重组都有很大关系,使得我们中国的证券行业在08年整个金融危机当中可以说是淡定、顺利地通过了。总的来说,过去的监管是富有成效的。 李剑阁:但是的确我们也面临很多改革的任务,确实市场经过二十年逐步成熟了,机构也大了,市场的规模也不能同日而语了。从去年开始,刚才庄主席也讲到,就是中国的证监会改革的势头比较引起市场的关注。大家都说因为来了一个新主席,所以好像证监会开始改革了。这个说法当然有一定道理,因为郭主席原来和我一起是在体改委工作过,是搞体改的,对改革意识更浓一点,但是我觉得这个还不一定把它看成个人因素,总的来说改革是一个大的趋势。从今年以来,我们的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和两会记者招待会上,强调了用改革来解决我们发展中的问题。 李剑阁:这次在博鳌开幕式上,李克强副总理讲话中也是贯穿了改革的精神。所以改革还是解决我们中国证券市场现在还存在问题的一个出路。刚才庄主席讲的非常形象,就是一个市场大了,一个人长大了,衣服就应该换,量体裁衣。的确我们不能满足08年以来我们没有出现过风险而沾沾自喜。我举的这个例子和庄主席有点不一样,我说我们中国证券行业的证券机构基本上还是一个少年组的体操运动员,他只是做规定动作,规定动作没有出什么风险。而人家已经做自选动作了,就是高难动作了,摔了一个跟头了,我们不能认为他们就不如我们了,是我们还没有到这个阶段,所以我们的确面临很多很多改革的任务。本来我们作为证券公司,主要是搞好业务,但是由于本人又是一个全国政协委员,所以今年年初在两会上,本人作为履行职责,也提了点关于改革的建议。 李剑阁:其中讲到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我注意到了1号中国证监会发了一个文件,关于进一步改革新股发行制度的指导意见的征求意见稿,两个意见稿,这个挺有意思的。我看是充满了改革的精神。新股发行制度我觉得今年可能会有一些变化。在两会上,我还提过关于退市制度的问题、分红制度的问题,我还提了一个大家比较关注的,国债期货恢复问题。这个问题我在去年提过一次,今年又提过一次,为什么呢?我觉得国债期货市场对中国丰富金融产品是需要的,另外对整个金融改革、利率市场化等等都是非常必要。尤其是条件,不是说他光有必要,问题是条件也比较成熟。大家都知道1995年发生的3.27国债事件,我本人当时在证监会,我就管期货,是中央调查组的组长,对整个事情进行了调查和处理。要对这个事情进行全面认识,当时条件还不成熟。17年过去了,大家气也没了,有些事该处理的处理了,有的人关进去也放出来了,所以大家可以坐下来谈谈这个事到底怎么办。那个时候出问题固然有监管方面的原因,有机构自律的问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期货市场在一个现货市场过份单薄的情况下,期货市场发展容易出问题。所以市场自身就存在一定缺陷。今天我们的现货市场是当年的60倍,整个金融改革也过了17年有了很大进步,特别是我们监管机构对金融衍生产品也进行了一年多的尝试,金融期货交易所运行也非常平稳。 李剑阁:另外对整个的市场交易的监管和市场技术设施都和十几年前完全不可比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个人觉得国债期货市场是具备了恢复的条件。我看中国证监会对这个问题的态度也是非常积极,因为我作为市场人士也是呼吁能够把这个市场恢复起来。我大概是提了这么几个方面。虽然我提的好像得到了呼应,我并不是以这个衡量,我觉得证监会做的事情最近在各个方方面面都做了很多改革,所以我对未来中国证券市场的改革创新还是寄予希望。 以上文字为本网整理,未经嘉宾本人核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