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多亿流动性在手 央行二季度调控空间大 在央行大规模平滑移动操作策略下,公开市场一季度到期释放资金全部被转移至二季度投放,令二季度公开市场解禁资金环比猛增一倍,较一季度多出3200亿元的潜在流动性供给。 昨天,央行在周四公开市场进行了一季度的最后一场操作,通过91天正回购将200亿资金转移至6月份投放。至此,央行在一季度通过运用28天、91天正回购等短期工具,共计向二季度输送3560亿元流动性,令原本处于“枯水期”的二季度公开市场解禁量猛升一倍有余,达到6400亿元。 统计数据显示,在这部分被平滑移动的资金中,有三分之二的流动性将在4月份公开市场解禁,规模合计达到2160亿元。由此,4月公开市场资金到期资金量上升至3990亿元,比3月份多出1500亿元的资金供给。 从历史情况看,在4、5两个月份银行体系通常都会面临一定的流动性压力,主要原因是大量财政性存款将集中在这一时期回笼上缴。另外,5月当月还有大型企业分红等因素,增加机构对流动性的需求。因此,通过在今年一季度公开市场大规模的平滑移动操作,央行将在二季度手握逾6000亿流动性,大大提高了对流动性调控的灵活性和主动性。 虽然,从静态到期资金分布分析,公开市场释放资金主要集中在4月份,相对而言,5、6月份的解禁规模较低,分别为1420亿和990亿元。但是,央行仍然可以视当时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状况,通过28天正回购等短期工具的操作,在4月份展开平滑移动操作,增加5、6月份的资金供给,稳定资金市场的利率水平,避免再度出现类似去年上半年持续上涨状况。 经济数据不佳 下调存准率预期再涨 提要:央行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货币当局外汇资产增幅较1月份大幅减少,同期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也是大幅缩减,再加上不佳的经济运行数据,市场对于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预期再度高涨。央行曾于2月24日在年内首次实施降准。 央行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货币当局外汇资产增幅较1月份大幅减少,同期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也是大幅缩减,再加上不佳的经济运行数据,市场对于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预期再度高涨。央行曾于2月24日在年内首次实施降准。 截至2011年12月末,货币当局外汇资产余额为232388.73亿元,较上月下降310.6亿元。该数据为自去年10月以来,连续第三个月出现月度负增长。而央行昨日公布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显示,今年1月外汇资产为234139.1亿元,较去年12月末增长1750.37亿元;2月份为234769.61亿元,较1月份增加630.51亿元。至此,央行外汇资产余额连续两个月增长,但2月份的增幅较1月份下降1119.86亿元。 货币当局外汇资产是央行购入外汇所形成的人民币投放,该数据也成为观察跨境资金流动的重要指标。“2月份央行外汇资产大幅减少,说明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地方融资平台风险等问题推动境内外市场形成人民币阶段性贬值预期,导致部分资本选择暂离中国市场。”一家商业银行的交易员称。 央行外汇资产的走势与新增外汇占款一致。央行稍早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外汇占款余额为25.52万亿元人民币。据此计算,当月外汇占款新增约251.15亿元,仅相当于1月份的18%,在与新增财政存款相抵后,2月份基础货币净减少966.85亿元。1月份新增外汇占款为1409亿。这是我国单月外汇占款在去年四季度连续三个月负增长后的首次净增加。去年10月份起,我国外汇占款曾逐月减少,其中12月份外汇占款净减少超过千亿元。 所谓“外汇占款”,通常是指金融机构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外汇占款与货币政策,尤其是存款准备金率紧密相关。近年来,存款准备金率工具的使用主要和外汇储备增加或减少所产生的对冲要求有关。(证券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