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建定价:市场化发行的新现象
中国交建最终确定发行价格为5.4元,履行此前融资规模不超过50亿元的承诺,最终确定发行数量约13.50亿股,较初始发行规模16亿股缩减超过15%,其中战投最终认购1.85亿股,网上发行4.13亿股,网下发行2.25亿股,联席主承销商包销约1亿股。 中国交建是2005年实施IPO询价制度以来首次出现主承销商包销的案例,注定将成为A股资本市场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之一。近期市场一直对新股"三高"发行充满质疑,认为主承销商完全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将高价股抛给市场,但中国交建此次出现包销使得主承销商第一次与投资者站到了同一利益阵营,且主承销商主动承诺包销部分锁定3个月,与投资者共同承担未来二级市场走势所存在的不确定性,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本次发行价格的合理性及高安全边际。 虽然出现了"首次包销"的情况,若将视线转移到本次发行的基本面及市场背景,结合中国交建作为央企的特殊身份,更能充分证明此次定价的合理性。 与一般首次登陆A股资本市场的新股不同,中国交建2006年已在香港上市,在成熟资本市场有可供参考的估值。截至2012年2月15日,中国交建H股收盘价为7.28港元,折合人民币为5.91元,发行价格5.4元较H股折价8.65%。而中国交建本次A股发行数量仅相当于H股股本的30.49%,"大蓝筹、小发行",从基本的供需关系来看,小流通市值更容易产生溢价。 公开材料显示,截至2011年12月31日,中国交建每股净资产为4.93元,发行价格5.4元对应的市净率约为1.1倍。公司作为大型央企,肩负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的重任,如此贴近净资产发行已给市场留出了充足的空间。 从发行市盈率来看,根据经中国交建审计机构审核的中国交建2011年盈利预测报告,本次发行的全面摊薄市盈率为7.68倍,是2009年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以来发行市盈率最低的。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交建网上申购非常踊跃,申购户数近50万户,冻结资金超过1,700亿元,网上最终中签率仅1.28080625%,充分反映了投资者对发行价格的认可。 就初步询价的情况来看,价格区间下限5.0元的申购倍数为对应网下发行规模的3.04倍,上限5.4元的申购倍数为对应的网下发行规模的1.16倍,已获得足额认购。累计投标阶段出现5.4元申购不足可能是由于部分投资者受自身资金等因素影响,同时根据预估的配售比例进行策略调整,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出奇不意的定价策略使得本次定价博弈更加精彩,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证券日报) 新股发行主动降估值 市场再迎"炒新热" 昨日上市的四只新股携手大涨,朗玛信息更是大涨82.53%。短期而言,在新股首发市盈率出现大幅下降的背景下,新股"炒新热"或将卷土重来。 截至16日收盘,在创业板登陆的朗玛信息首日大涨82.53%,成为当日表现最好的新股,最终报收40.96元,该收盘价大幅超越此前机构给出的极限区间上限值29.40元。昨日朗玛信息的首日涨幅,刷新了2011年11月3日以来新股上市的首日最大涨幅水平。 昨日表现次之的新股要属荣科科技,首日该股大涨57.70%,最终报收17.52元;利德曼昨日也上涨27%,报收16.51元。二者均离此前机构给出的极限区间上限值有一定的距离。而昨日唯一一只在主板市场登陆的新股东风股份也上涨20.98%,报收15.97元,该收盘价也未超过此前机构给出的极限区间上限值。 昨日上市的新股大有再掀"炒新热"的势头,这除了与当下反弹行情延续有关外,新股首发市盈率的主动下降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统计显示,昨日上市的四只新股首发市盈率普遍不高,东风股份首发市盈率仅为18.08倍,利德曼首发市盈率最高,为37.14倍,朗玛信息及荣科科技首发市盈率则分别为34倍及23.15倍。(.中.国.证.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