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入市扑朔迷离 利好不足限制A股行情 A股龙年伊始即面临多重利空冲击,如中国交建启动IPO、逆回购到期施压、养老金入市暂缓、欧债危机反复等。龙年"开门绿"彰显市场信心不足,短线调整压力大增。市场高度聚焦政策面,如针对新股发行、长线资金入市等能否出现新信号,以进一步树立市场信心,这是决定A股短线走势的关键。 QE3、欧债、原油危机此起彼伏 目前通胀已不是美联储主要担忧,市场对QE3预期再次升温。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日前表示,将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在0-0.25%不变,并将维持极低利率政策的时间框架进一步延长至2014年末。在2014年底之前保持利率不变暗示着美联储在2015年之前不会出售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这相较于之前"将低利率维持到2013年"的态度,将给市场带来更多的变化。 欧债危机初现曙光,但化解危机关键还是靠增长。国际三大主要评级机构之一惠誉评级公司1月27日宣布下调意大利、西班牙等五个欧元区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若欧元区状况进一步恶化,持有大量欧洲公债的银行业必先受到重创。尽管欧盟主席范龙佩周一称,欧盟27个成员国中有25个都将签字同意建立总额为5000亿欧元的永久性援助基金"欧洲稳定机制",并签署了由德国发起的控制赤字条约,但中国银行(601988)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1月31在微博评论说,化解财政危机关键还是靠增长,不恢复增长则这些措施只是短期效果。 此外,令人担忧的是,欧盟与伊朗的石油禁运计划可能将大举推升油价。近日,伊朗议会正起草法案要求政府立刻停止向欧盟国家出口石油,石油大战"一触即发"。欧盟从伊朗日进口原油总量约50万桶,其中意大利和西班牙是进口伊朗石油最多的国家。伊朗若向欧盟断供石油,西班牙、意大利的经济将由于没有伊朗石油替代品而遭受重创。同时IMF也警告称,由于欧美制裁导致伊朗暂停石油出口,全球石油价格涨幅可高达30%,这对全球经济将造成不小打击。 养老金入市扑朔迷离 国内方面,尽管龙年首个交易日,A股未能实现投资者期望的"开门红",但依然未能挡住大盘股IPO的再度启动。 去年年末,新华保险(601336)上市之后,由于市场整体低迷,大盘股的IPO进程一度停滞。龙年春节前,大盘触底反弹,有回暖迹象,大盘股IPO也随之卷土重来,但规模却有所收敛。中国交建周二刊登招股书,其将发行规模由原计划发行不超过35亿股下调至不超过16亿股,募资总额也相应由原计划的不超过200亿元下调至不超过50亿元。有分析师认为,此举将可能缓和大型IPO对市场的影响。 此外,由于一级市场"高股价、高市盈率、高募资"的问题备受关注,市场上要求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据了解,在广泛征求市场参与方意见后,改良式荷兰拍卖制等有关政策改革有望在春节后推出,相关政策导向也逐渐清晰。但世基投资认为,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序幕或将拉开,但是其对市场的积极影响多属中长期。 值得注意的是,养老金能否入市的问题目前依旧扑朔迷离。就在节前股市收市后,有关部门公开表态养老金暂时不会入市,并且明确否认有千亿元养老金准备入市这件事。养老金暂无入市计划,给市场泼了一盆冷水,打消了此前的种种幻想。但节后立刻又有消息人士向媒体透露,养老金入市年内有望获得重大突破,相关部门正在制订的养老金投资运营办法最快将在一季度发布。养老金入市比例很可能参照企业年金有关办法,即入市比例最高可达30%。 对此,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戴国强表示,目前全国养老金的规模也只有2万多亿元,即便是全部投入股票市场,对于A股市场而言也不能起到很大的拉动作用。养老金入市更多地被看成是管理层的一种信心激励,释放了积极的政策信号。 政策不明制约反弹空间 目前A股进入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平稳期,短期沪指可能将以2300点为轴心展开震荡行情,外围的走暖会对A股起到一定带动作用,但政策的不明朗将依然制约上方的空间。 华讯财经认为,养老金入市成为大势所趋,不过需要相关方对入市的流程等进行详细规划,对市场形成中长期利好;短期内欧洲的货币和财务状况可能会受到进一步冲击,而为了确保经济和金融的稳定,欧元区需要进一步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加强财政整合。由于消息面多空参半,建议投资者近期以控制仓位为主,对于进入反弹重压力区的有色、煤炭等板块逢高减仓,此时不宜盲目加仓,耐心等待市场形势明朗化。 大摩投资认为,沪指在经过前期连续反弹之后,已经逼近去年4月以来的下降通道上轨,所以短期市场出现震荡整理也属于正常表现。预计沪指在2300点附近依然有继续震荡整固的需求,操作上建议投资者短期还是以观望为主,对于低估值蓝筹股可以选择逢低布局,对于高估值和前期涨幅过大的题材股不建议追涨。(.通.信.信.息.报 .叶.晨.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