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壳战打响 市场不买账 尽管证监会层层施压,但是ST公司的保壳之战仍在进行。为了扭转连续亏损的局面,一些ST公司常用的保壳手段有:获得政府补贴和银行免息、出售旗下资产、进行债务重组或者重大资产重组等。 不过,对于ST类公司而言,其极为重要的扭亏路径--地方政府财政补贴,正在无形中缩减。根据Wind资讯不完全统计,今年ST股在10月以来发布政府补贴公告的仅有4家,而去年11月至12月期间则有15家ST公司发布相关公告。 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0.87亿元的*ST昌九,在濒临暂停上市仅有不到两个月的时候,获得江西省政府高达1.6亿元的化肥生产补贴、特别困难补贴等经营性财政补贴,从而成功实现了扭亏为盈并将继续挣扎在暂停上市边缘。 但市场对此并不买账。该股自12月2日复牌以来,已经连续创下7个一字跌停,累计跌幅达到30%。 随着今年以来退市制度逐渐完善,重组门槛的提高以及监管部门严厉打击"壳资源"炒作决心的加大,各地政府通过发放财政补贴的行为开始减少。 在当前情形下,即便获得财政补贴,其他ST股的命运也可能会像 *ST昌九一样,遭遇市场抛售。 还有一些ST类公司试图通过出售旗下资产,实现扭亏为盈。12月15日,今年前三季度亏损0.1亿元的*ST宝硕就发布了出售资产的公告,公司拟将部分闲置多年的机器设备转让。12月以来,这家面临暂停上市的公司已经下跌了22.9%。 此外,在监管层的施压下,一些ST股的重组也宣告失败。如近期处于ST跌幅榜首位的ST传媒,该公司下跌的主因就是重组失败。 由此,在监管风暴下,部分ST类公司扭亏手段遇阻,其保壳之战正在面临尴尬的境遇。 7只ST股步入雷区 在监管趋严和保壳艰难的情形下,一些ST股的退市命运似乎在劫难逃。 按现行《证券法》的规定,上市公司若连续两年亏损,或每股净资产低于面值,或财务状况异常时,公司的股票就要被特别处理(即ST处理);若连续三年亏损,公司股票就将被暂停上市交易;若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在其后一个年度内未能恢复盈利或者公司解散被宣告破产,将终止其股票交易,即退市。 根据Wind统计,截至12月14日,A股市场上处于暂停上市状态的公司有24家,这些公司目前都处于停牌状态。 如果这些公司今年继续亏损,将难以逃脱退市命运。 结合这24家暂停上市ST股前三季度的业绩、今年4季度转让股权、获得补贴等的情况,我们对其进行了筛选,最终发现有7家公司的退市风险最大,他们是*ST北生、*ST丹化、*ST关铝、*ST海鸟、*ST金城、*ST宏盛和S*ST恒立。 上述7家公司中,除了*ST关铝前三季度盈利120万元外,其余6家公司均在前三季度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而且,在四季度,这些公司没有发布相关保壳公告,这意味着,他们最有可能在今年亏损。对于前三季度盈利的*ST关铝而言,之所以存在退市风险,是因为今年四季度公司受到电价上调影响,年报有可能亏损。 此外,在证监会提高重组门槛的情形下,那些具有重组计划的ST公司也存在暂停上市或退市的风险,是投资中应规避的雷区。 .投.资.者.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