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石墨烯概念独领风骚 利好兑现最少5年 2011年,以三七、太子参等为代表的中药材让投资者结结实实地尝了一次"药你苦",在多重因素作用下,三七的价格从过去的几十元一斤飞速上涨,4月份价格达到高峰时,普遍涨到每公斤三四百元,在云南某药材市场,120头的三七甚至能卖到600元/公斤。 "疯狂的三七"迫使药企纷纷自建种植基地,天士力去年开辟了三七、黄芪、当归的新种植基地,并投资开展"天士力苗乡三七规范化种植基地";贵州百灵也建立了2万亩太子参基地。从二级市场来看,中药题材股走势强于大盘。根据爱建证券的研究报告,中药板块营业利润增长率为27.87%,远高于医药板块整体17.91%;中药板块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速为22.99%,高于医药板块整体21.05%的增速。 点评:中药材价格一度涨得令人瞠目结舌,究其原因,药市十年不景气使得药农种植信心大受打击,中药材种植面积大幅减少。而2009年以来,三七主产地云南遭受大面积干旱,全国几大药材主产地自然灾害频繁。另一方面,中药材的需求逐年增长,部分游资嗅出商机,囤积居奇大肆炒作。为打击炒作中药材的行为,发改委对浙江南方药材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下达了价格行政执法告诫书,责令其于2011年7月21日之前,按照不超过每公斤60元的价格,将囤积的20多万公斤党参出售给以党参为原料的中成药制药企业。从5月开始,中药材价格出现持续回落,中药材无序上涨的势头初步得到遏制。
4、开张吃十年 中药材价格遭爆炒 虽然今年年初,文化产业晋升为经济结构调整背景下的支柱产业后,坊间有关文化传媒板块蕴含投资机会的风声就此起彼伏,但文化传媒板块的行情自今年10月才真正启动。根据证监会行业分类,文化板块仅有包括华闻传媒、凤凰传媒、华谊兄弟、蓝色光标在内的28只个股,却成了弱市中的"万绿从中一点红"。 今年10月初至11月中旬,有关文化产业利好的消息密集传出。其中最吸引资本市场眼球的是,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决定》还特别强调了利用资本市场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培育文化产业领域战略投资者。 与之相应,文化板块亦开始了全线上涨,其中天舟文化在10月10日至11月15日的27个交易日内,累计上涨了95.31%.。但伴随着近日有消息称,由文化部牵头制定的手机动漫标准体系预计明年发布。文化板块再度逆市启动,其中动漫概念站在了领涨位置。 点评:在文化产业晋升为支柱产业后,文化传媒板块在资本市场的春天才真正到来。毕竟,在GDP中占比达5%以上方可称为支柱产业。虽然文化产业此前保持了年20%的增速,但距离GDP5%的占比依然路漫漫其修远,这也为文化板块的资本市场表现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5、我花开后百花杀 文化传媒题材金秋启动 2004年至今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将三农问题视为主题。农林渔牧板块相应出现各种主题的短期行情。根据WIND显示,2011年1月26日至2月17日之间,农林渔牧板块出现本年度第一轮持续上涨行情,涨幅约为14%;6月23日至7月18日,出现年度第二次持续上涨行情,涨幅约为15%;10月24日至11月7日,板块第三次出现持续上涨行情,涨幅约为14%。 从历史情况来看,农业板块的上涨总是出现种种主题性周期,例如,自今年年初就开始上演的猪肉涨价潮对相关板块的股价影响就非常明显,饲料、养殖、育种行业均成为阶段领涨的板块样本。分析人士认为,农产品价格存在季节性反弹,而在今年12月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通过继续加大三农投入,而新一号文件未来支持方向已初露端倪,聚焦农业科学将是大概率事件。因此,农业板块未来仍存在主题投资性机会。 点评:一连数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将焦点聚在了农业领域,从政策的层面来看,单纯的终端补贴转变为了全产业链的政策支持,鼓励兼并提高门槛等规则,也使得行业趋于规范。现代农业概念的提出,使得我国农业从粗放式经营开始转变向规模化并开始产业升级,在这个过程中,部分主题性突出的板块纷纷上涨,在2011年,种业股、海珍股、猪肉股都曾有过此类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