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之声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股票之声 首页 股票入门 查看内容

大盘“假摔”OR调整前兆?

2011-5-12 08:0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017| 评论: 0|来自: 大盘

  【核心提示】今日早盘沪指风平浪静,高位缩量整理。但午后开盘突然高台跳水,而后震荡回升。诡异走势背后究竟隐藏何种玄机?后市大盘将如何运行?投资者又该怎样操作?   导读:   【利空因素】银监会将启动专项检查 严审天量信贷投向   监管层敲警钟:警惕概念疯狂炒作的危害   零售额大幅下降打压 纽约股市大幅下挫   【利多因素】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 或讨论新刺激计划   一季度重要数据将公布 料成政策加码依据   【空方观点】连续冲高后面临回调 支撑暂看2450点   【多方观点】基本面支持行情深入 调整隐忧尚远   【操作策略】调整压力或在积聚 近期半仓操作为宜   银监会将启动专项检查 严审"天量信贷"投向   4.58万亿元新增贷款令人咋舌,信贷投向成为关注焦点。问题的核心在于,4.58万亿的巨额信贷背后,贷款投向是否布局合理,实体经济可否惠及?   商业银行人士透露,银监会正在展开对五大国有银行的专项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信贷主体、信贷投向、信贷合规性。检查的重点为自去年10月1日到今年2月28日的新增贷款。   由于调查正在进行,尚无最终情况汇总。但是商业银行人士称,银行此轮信贷增长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政府投资的项目贷款为主,与以前发放的贷款的一个最大区别就是贷款主体的不同,以前是"去政府化,而重企业",现在的贷款主体呈现出"浓厚的政府化"。   封账检查   尽管常规检查一直在进行,但近来银监会组织的专项检查并不多。这次的检查颇具意味。   银监会相关人士称,本次检查的目的是要了解各家银行是否贯彻了保增长、防风险、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政策方向,是否切实加大信贷投放的同时,信贷结构有所改善。   根据各地银监局的不同情况,银监会本次下发通知后,各地银监局可根据当地情况自行安排检查时间。目前,北京、上海、山西等地分局已经陆续展开调查。   以北京情况为例,商业银行人士透露,调查分为两个阶段,先由商业银行封账自查,并要求于4月16日前上报自查结果,然后再由银监局进行抽查。   本次检查的范围是,自2008年10月1日起到今年2月28日为止新发放的贷款。检查的范围是工、农、中、建、交五家大型国有银行。   检查的重点包括:一是,信贷的基本情况,包括贷款余额、贷款增量、贷款增速、贷款投向等;二是,贷款项目的合规性,包括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执行规划,是否向"两高一资"行业发放了贷款,是否贯彻了贷前、贷中、贷后的"三查"工作;三是,检查各家银行各行业前20名大户贷款的情况;四是,票据融资中有无真实贸易背景,是否存在无真实交易、滚动开票的行为。   根据各地情况不同,不同银监局下发的检查材料中,要求汇报的情况也略有不同。有的地方局要求核查是否坚持了独立审贷、审慎放贷原则,是否存在外部干预等。   根据各地进展不同,这次检查可能将于5月初陆续结束。   贷款主体"政府化"   无论央行还是银监会的人士均对记者表示,4.58万亿的新增贷款的贷款主体和贷款投向是他们关注的重点。数字背后的结构性问题,亦是他们近期调研的核心。   对此,商业银行人士表示,本轮贷款的最大特点就是,贷款主体的"政府化"。   宁波某股份制银行人士称,该行一季度的新增贷款100%全部为政府信用类贷款,主要投资于地方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且全部为中长期贷款,期限一般为3-5年。   与此对应,中小企业贷款却在不断下降。上述人士称,由于当地企业以出口导向型为主,利润和订单普遍下滑明显,出口产品的价格也不断降低,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对企业风险把握难度加大,慎贷心理强烈。尽管也放了一些中小企业贷款,但是与还贷钆差后,中小企业贷款新增几乎为零。   记者了解了北京、上海多家银行分支机构获悉,尽管各家情况不同,但是政府投资类固定资产贷款在各家行的贷款均占比较高。尽管这类项目贷款多以城投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地方投融资平台名义借贷,由于多采取了政府反担保措施,或者政府出具"安慰函",使政府成为背后的实际借款人。   这与前几年的"去政府化"形成鲜明对照,某国有银行北京分行人士透露,从2003年经济过热出现苗头,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严控投资增长开始,商业银行就开始了贷款"去政府化"的过程。   而且在此过程中,恰遇各大国有商业银行"引资、上市",在独立的第三方审计中,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往往会将"城投类贷款"的信用等级评定为"关注类",甚至"次级",他们的理由是,城投类公司多靠土地出让金作为未来的还款来源,而本身并不拥有土地的所有权,还款来源不确定。为提高整个贷款质量,处于转型期的各个商业银行主动压缩了政府信用类放款。   这个缩减的过程在2006年达到了空前的强化。   2006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的苗头依然强劲,而银政合作也开始有所强化,"打捆贷款"等新的合作方式开始蔓延。这种打捆贷款的方式,往往由政府以土地作为抵押,将地方的一揽子项目与银行签订合作意向协议书。为抑制投资过热、控制信贷风险,银监会于2006年上半年叫停了银政"打捆贷款"。   此后三年时间,政府信用贷款在商业银行信贷余额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某地方商业银行授信管理部人士称,该行的政府信用贷款占整个信贷余额的比重从高峰时期的40%,一路下滑至去年底的25%。而在信贷紧缩的2008年,由于贷款规模有限,而企业周转资金需求强劲,为了保证企业资金链不断裂,该行几乎全部"围着企业转",政府信用贷款甚至一度出现负增长。   但是今年的情况来了一个彻底转变。   自央行去年底取消信贷规模控制、启动4万亿投资计划之后,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将目光投向了"政府投资项目",城投公司成为大家争抢的"新宠"。   某沿海发达地区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业务部人士称,2008年10月份以前,如果做政府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即使是市级项目也要按照基准利率执行,而区级的基本上要上浮5%-10%。而今年开始,基本可以一律按照下浮10%执行。相反,对于一些外向型企业的信贷门槛却开始变相提高。   "现在做一个城投公司的公关非常难。"上述银行人士称,他们根本不缺钱。   以当地的一家大型城投公司为例,截至2008年底,该公司的贷款余额为80亿元,而截至3月份,信贷余额已经猛增到120亿元。迄今,依然有不少银行在追加对该城投公司的授信额度,"如果当初没有进入,现在新进的银行几乎插不进了"。   令他担忧的是,目前政府项目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状态,而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负债亦水涨船高,这导致地方政府的隐性负债不断提升,在对这部分贷款的风险引起关注的同时,他也在担忧政府贷款放完了,下一个可以支撑信贷增长的目标在哪里呢!々   监管层敲警钟:警惕概念炒作的危害   站上年线后,昨日盘中再次创出新高,市场炒作、投机氛围浓厚。   昨日深交所发文,要求投资者警惕概念炒作的危害,防范风险。而在冲上年线后,管理层提示风险,其意味更加深长。   从表面上来看,是给市场中概念炒作浇冷水,但根据以往经验,管理层提示风险往往绝不简单,"5·30"以前管理层就曾多次提示风险,因此如果后市继续有其它措施出台,投资者必须高度注意。从短线来看,概念炒作最好是不参与为妙。   炒概念层出不穷   深交所指出,市场中的"概念炒作"层出不穷,炒概念已成为A股主流投资文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深交所认为A股中小投资者居多,概念的光环往往能引起投资者注意力和关注度,并且由于连锁反应和自我实现,一轮一轮的概念炒作带来了热点,带来了话题,但更多地是带来了教训。深交所还重点指出,创投概念股追高风险大,在这类概念面前,应认真了解创投行业的运作机制与风险,认真分析所谓创投概念公司是否货真价实,减少盲目跟风的随意性,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并且创投概念股已被反复炒作,继续追高的风险已经相对比较大。   给创业板打预防针   另外,深交所对于准备参与创业板交易的投资者,提前打了预防针。要求参与创业板的投资者,要谨防各类概念炒作,谨防美梦成空的风险。并用成熟市场进行了说明,要求投资者正确看待市梦率,不可凭概念盲目投资。   深交所认为一方面,创业板的定位决定了其上市企业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性,对高成长性创业企业的估值,仅仅依赖传统的市盈率确实是远远不够的,市梦率的概念有一定的道理。但另一方面的风险,即由于创业企业经营不稳定,也由于技术、市场的变化带来的可能冲击,创业板上市公司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着市梦率、美梦成空的风险。因此投资者在投资创业板前,一定要对自己的风险识别能力和承受能力有清醒的认识,切不可仅凭一个概念就盲目投资。   盲目追随概念,追涨杀跌不可取   深交所认为,概念终究是虚的,只有公司拥有良好的现金流量、不断增长的盈利能力、不断增长的市场占有率,才能受到市场的最终认同;再玄的概念也必须以企业的盈利为基础,脱离了基础的概念只能是一个虚无的东西。   从具体操作来看,深交所提示投资者不要追涨杀跌,跟风炒作,长久以往,损失往往巨大。(.每.日.经.济.新.闻) 々   零售额下降打压 纽约股市大幅下挫   由于美国3月份零售额意外下滑打压市场,14日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均大幅下跌。   美国商务部盘前公布,3月份零售额较上个月大幅下降1.1%,而经济学家此前预期为增长0.3%。投资者担心,在美国失业率持续攀升的情况下,美国经济的主要推动力消费者开支下滑,将对美国经济的复苏造成负面影响。   当天,金融板块整体疲软。美国第六大银行高盛13日盘后公布,第一季度实现净盈利18亿美元,好于分析师此前的预期。但该公司同时表示,将发行50亿美元普通股,所筹集的资金将用于偿还政府贷款。14日高盛的股价大幅下跌11.6%,包括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等在内的其他金融类股也遭到抛售。   到纽约股市收盘时,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比前一个交易日跌137.63点,收于7920.18点,跌幅为1.7%。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跌17.23点,收于841.50点,跌幅为2%。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27.59点,收于1625.72点,跌幅为1.7%。(.新.华.网) 々   国务院今日召开常务会议 或讨论新刺激计划   第一轮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推出5个月后,第二轮新经济刺激方案呼声节节高升。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传言和误解"后,有消息称管理层将在今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讨论是否推出新的经济刺激计划。   多位专家表示,新一轮经济刺激方案的出台确有必要,只是形式上未必和去年11月推出的4万亿计划相同。   昨日大盘在2500点上方振荡,成交量有所缩小,也体现出投资者静候"新经济刺激计划"出台的观望心态。有分析人士称,新经济刺激计划出台并非难事,全看有无必要,而一旦出台,对于股市将直接起到提振作用。   万众瞩目的"新计划"   随着一季度各项经济数据的逐渐出台,全国经济形势虽有所回暖,但是仍未完全改观--采购经理人指数连续数月上涨,楼市、车市成交量明显放大,而关键的用电量尚未出现明显回升,进出口数据仍然维持低迷。喜忧参半的消息之下,人们开始期待新一轮经济数据的推出。   温家宝总理日前表示,在我国经济一季度形势好于预期,但仍面对很大困难。国家会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制订新的应对方案。   温总理的表态,被市场解读为"将有新的经济刺激计划出台",前日股市受此消息刺激大涨,沪指直接站上年线。有媒体报道,本月10日至12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将分别召集钢铁、汽车、煤炭、石化、纺织、建材、机械、物流等多个行业协会的人士,和统计局一起研究一季度经济形势。4月15日国务院的常务会议,将讨论一季度经济形势,研究是否有必要推出新的经济刺激计划。   目前,市场正等待新经济刺激计划出台的消息被证实或被否定。昨日沪指在2500点上方反复盘整,截至收盘,仅微涨0.54%,收于2527.18点;深成指则稍微强势,涨1.45%收于9678.18点。但两市成交量合计2556.2亿,较前日明显萎缩。   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去年11月份政府推出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并在此之后陆续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这使得市场预期变得十分乐观,A股市场也大幅反弹。截至昨日,上证指数从最低的1600多点升至目前的2527.18点,涨幅达46.95%。而如果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真的推出,对股市的提振作用不可小视。   政策将主导A股走向   有分析人士告诉记者,即便不考虑对具体行业的影响,新经济刺激计划也会明显提升人们对未来的乐观预期,从而使得市场升势得以延续。   不过,尽管目前市场呼声很高,甚至传闻已经精确到管理层讨论新经济刺激计划的日期,但是对于该计划是否推出目前仍存在不小的争议。   知名博主桑东亮认为,政策及政策主导的基本面的演化趋势始终是决定行情方向的根本原因。只要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持续实施,积极的财政、货币和税收政策不发生逆转,就不可以轻易给出行情结束的判断,尽管短线的调整随时会有,但那仅仅是技术性的。"基本面恶化的趋势在已经披露的消息上有所反映,比如发电量、出口下落的速度、PMI等数据,尽管表明经济下滑没有结束,但下跌幅度的变小,提示我们宏观经济运行趋势的拐点即将到来,该拐点一旦确认,经济就进入复苏,牛市也就自然形成。"   国信证券首席分析师汤小生透露:"近期政府推出新一轮经济刺激方案是毫无疑问的,但具体推出时间可能还会结合相应的经济数据情况。私募基金人士陈晓阳表示,新经济刺激方案应该已经制定出来,只是在等待公布的时机。据悉,部分私募基金看好新经济刺激方案之后的市场环境,已开始经重仓参与,并重点关注基本面好、有业绩支持的煤炭、有色金属等股票。(.新.快.报)々   一季度重要数据将公布 料成政策加码依据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经济能否在一季度后走出谷底逐渐回暖,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而近期陆续披露的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数据则吹来了阵阵暖风。"中国经济形势开始显现出积极的变化,形势发展比预料的要好",对于当前的经济形势,中国总理温家宝近日如此表示。国家统计局4月16日将发布2009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在次日发布消费、投资和工业生产等详细数据。这些数据是判断中国经济的重要指标,也将成为中国经济刺激政策是否还需强力加码的依据。   中国经济显现出积极变化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被料为中国经济"最难一年"的2009年已经走完了第一季度,中国经济能否走出严冬?中国一系列应对危机经济政策成效如何?中国经济是否已经显露出回暖迹象?对此,中国领导人对给出了充满信心的答案。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G20峰会前回答提问时就中国经济形势指出,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们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形成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现在,这些措施已取得初步成效、呈现出积极迹象,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继续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4月10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出访泰国时表示,中国经济形势开始显现出积极的变化,形势发展比预料的要好。中国的投资大幅度增加,消费稳定增长,一些行业和企业的困难局面开始扭转,经营状况回暖;信贷投放增长很快,由于银行整体健康稳定,货币流动性充裕。   "我们实行的各项政策措施已初步见到效果",回顾今年一季度走过的路,温家宝如此示,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及时的、有效的。   中国有望在全球率先复苏   信贷增长对促进经济尤其重要,而中央去年底提出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成效也最为显著。从中国央行4月11日公布的一季度金融运行数据以及货币信贷供应情况来看,有三个信号已经开始显露出来:信贷资金逐步进入实体经济;货币工具仍会以适当节奏刺激经济;对资本市场形成一定支撑。   数据显示,中国3月份的新增人民币贷款再创"天量",达到创纪录的1.89万亿元,首季更累积达到4.58万亿元。这也证实了半年来强力刺激经济的政策效果显现。而事实上,更多资金已流入实体经济,3月票据融资短钱占比降到只占22%,远较1、2月时约四成为低,反映实质性贷款比重已持续上升。   进出口方面,海关总署4月10日发布的资料也显示出了利好:今年3月,出口和进口继续下降,但降幅均有所减小。同时,劳动密集型等需求弹性小的行业出口出现复苏。   占中国经济半壁江山的工业,也有见底回稳迹象。数据显示,3月份PMI指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达52.4,连续4个月回升。有GDP风向标之称的PMI指数被认为是快速及时反映市场动态的先行指标。一般认为,PMI指数在50以上,反映制造业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则反映制造业经济总体衰退。对此,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PMI指数的连续回升,这不仅表明中央扩大内需、促进增长、调整结构、深化改革、改善民生的一揽子政策已经明显见效,而且意味着中国经济很可能已企稳回暖。   用电量素来有经济"晴雨表"之称。数据显示,中国三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出现明显回升。作为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两大区域,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用电量回升态势更为明显。同二月份相比,三月份用电量上海增长了13。8%;江苏增长了20%;浙江增长了30%,广东增长了26%。   另外,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全国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家信心回升,一季度全国企业景气指数也出现降幅明显收窄的迹象。   在扩大内需方面,一季度国产汽车产销逐月回暖,结束了去年四季度的下降趋势,产销均实现小幅增长,销量略高于产量。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产汽车销售达到267.88万辆,连续三个月超过美国、日本,成为全球销量第一。与此同时,在汽车产业振兴规划以及汽车消费政策的推动下,汽车企业纷纷调高了年初的预期。   中国楼市也迎来了"小阳春"。国家统计局13日公布的房地产市场运行数据显示,三月份中国楼市量价回升。   此外,支持中国经济有望在全球危机中首先复苏的是中国股市的近期表现。受重大经济刺激政策的出台以及持续转好的宏观经济数据推动,中国A股在一季度也大幅飘红,上证指数以30.34%的季度涨幅领跑全球。   从近日陆续公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中不难看出,中国经济已经吹来了阵阵暖风。在全球经济曙光未现的当下,中国或成为率先复苏的亮点。《华尔街日报》也捕捉到了这些数据显示的信号:中国政府经济刺激计划正开始发挥作用,加大了走出经济低谷的几率。   统计局即将发布2009年一季度经济数据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将肯定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但还难于断定是短期反弹还是还是持续性复苏。国家统计局4月16日将发布2009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在次日发布消费、投资和工业生产等详细数据。这些数据是判断中国经济是否见底反弹的重要指标,也将成为中国经济刺激政策是否还需强力加码的依据。   温家宝总理在近日的公开表态中指出,当前中国经济仍面临很大困难。归结于一点就是外部需求减少,出口下降幅度比较大,影响出口企业、外向型工业和外向型地区。这造成企业利润下降,财政收入减少,就业压力增大。在国际金融危机加深蔓延的情况下,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见底,很难说中国经济一家摆脱危机。他并表示,当前要抓紧落实已经推出的一揽子计划,同时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制定新的应对方案。   温总理此言引起了市场对中国是否将出台新一轮经济刺激方案的瞩目。分析人士评价称,目前应把重点转向拉动内需,防止产能过剩恶化。这也与市场传出的"新经济刺激方案偏重消费"相谋和。有媒体援引专家的分析指出,中国新一轮经济刺激方案将偏向民生和消费,医药、农业、新能源、房地产、银行、家用电器、汽车、纺织、电子信息九大板块可能因此受益。   尽管对于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将针对哪些方面,何时推出观点不一,但很显然的是,国家在政策制定上还有很多牌可以出。正如中国财政部副部长王军所言,目前财政赤字占GDP的规模只有2.9%,未来应付各种不测还有回旋余地。(.中.新.网) 々   连续冲高后面临回调 支撑暂看2450点   群益证券今日发布投资报告,称尽管有报导称银监会官员表示未发现信贷资金入市,但另一则银监会将启动专项检查、严审信贷投向的报导对市场多少还是会有负面影响,加上一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在即,虽然不少数据已提前透露,但市场可能仍会有一些谨慎情绪抬头,连续冲高后,大盘短线出现调整应属合理,上证综指支撑暂看2450点;高层有关股指期货的言论或为相关参股期货及股指期货概念股带来机会。上证综指昨收涨0.54%,报2527.18点,创08年8月8日以来收盘新高;成交人民币1639亿元。深证成指涨1.45%,报9678.18点。(.群.益.证.券) 々   基本面支持行情深入 隐忧尚远?   在政策明确而显著的转向之前,我们判断行情将继续深入,并且看起来正在更多的从流动性驱动转换到基本面支持。但客观的讲,目前市场已反应了对中国经济的偏乐观预期,3月份的强劲数据可能会进一步抬升投资者的乐观预期,之后若数据不能超预期则市场可能表现为震荡。   美国经济回暖的迹象进一步显现,外围股市反弹中期而言还可乐观   美国已处于去库存与补库存交替进行的过程中。整体库存销售比应在3月份下降,此后到库存见底反弹的1-3个季度,企业去库存与补库存将交替进行。预计美国率先完成去库存化,欧洲、日本将跟随其后。   美国PMI连续三个月反弹至36.3。从过去70年历史数据看,PMI领先工业生产1个季度左右,且其在30左右的反弹多为V形,而V形反弹往往对应着股市从底部区域起3个季度内较强的反弹。   随着全球新一轮经济刺激政策的推出,全球经济企稳的概率在逐渐加大。   3月份中国出口反弹符合预期,我们相信并非昙花一现   3月份出口环比增速大幅反弹32.8%,符合我们近期的预期。3月份服装、家具及机电产品出口反弹明显,符合外围经济去库存化逻辑,即从终端零售的消费品到中游批发商再到上游生厂商的工业品、原材料。   信贷结构有所优化,内需趋强,不担心后续政策不足   3月份新增信贷数量1.89万亿,中长期贷款9038亿元占比近半,较1-2月份大幅提高10%,有利于实体经济恢复和银行利润反弹。短期贷款激增,支持企业生产的恢复;M1大幅反弹,表明实体经济趋于活跃。   3月份发电量、港口吞吐量、民航旅客运输量、汽车销量、房地产销售等微观数据全面趋好,可推测经济继续活跃,固定资产投资将维持高位。   短期不担心后续政策不足。从温总理的最新言论看,当前的重点仍在于各项政策落实上,"我们宁可把困难估计得重一些,影响的时间估计得长一些,把工作准备得充分些"。   过去半年,中长期贷款累计增量约2.4万亿,按启动资金30%的比例推算,累计已经启动的基建项目规模可能已达7万亿,而信贷货币的超高速增长则为远期通胀埋下隐忧。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政策出台后促成数据的持续性好转以及外部经济复苏的情况下,则政策的具体操作实施有可能出现从非常积极转向适度稳健的微调。   本周行业研究员推荐的公司中,建议关注东方电气、天坛生物、中国平安等,并摘录了医药、电力设备、银行、化工、煤炭的二季度投资策略观点。(.招.商.证.券) 々   调整压力渐增 半仓操作为宜   近日市场走势的强劲超出了此前的预期。经过上周三的快速调整后,股指在短时间内修复了技术压力。权重股的启动不但有效拓展了反弹空间,还使得萎缩的成交金额迅速恢复到较高水平,为后市运行提供了支撑。笔者认为,短期内市场处于多重力量的激烈博弈中,投资者在此时的操作,应遵循以仓位控制风险的原则。   蓝筹股:拓展空间还是补涨?   上周三大幅下跌后,股指在次日即实现了止跌企稳,并且在3个交易日内两次跳空上行,不但迅速收复失地,而且轻松越过了2500点整数关口以及在此附近的年线。股指的强劲表现来源于大盘蓝筹股的贡献,特别是以保险和券商为首的金融板块以及以石化双雄和煤炭股为代表的能源板块。作为沪指权重构成最大的两个板块,它们的联袂上涨对指数的拉动作用立竿见影。   对于大盘蓝筹股的上涨,市场看法有所分歧。有的认为是因为前期该板块涨幅明显落后大盘,目前的上涨更多体现为补涨特征;有的则认为蓝筹股的上涨是将市场重心再度提升一个台阶,以推进反弹行情向更深远的阶段发展。两种市场观点反映出目前场内投资者的犹豫心态,其背后是对后期走势的不同看法。笔者认为,要分析权重板块启动的真正原因,还要密切关注市场热点的变化情况,如果指数仅仅是依靠权重股带动的话,那么市场将面临阶段头部的形成,不过从近几天的走势来看,似乎情况还很乐观。   Wind的统计数据显示,从上周四至今,风格指数的涨跌幅排名中,涨幅居前的品种分别是小盘股、高价股、绩优股和高市盈率股,涨幅排在最后的仍然是低价股、中低市盈率股和大盘股。从这个统计可以看出,虽然权重板块在拉抬指数上起到了明显作用,但是市场中活跃的品种仍然集中在以小盘、高价为特征的题材股上。昨日盘面也反映出这样一个特征,指标股成功恢复市场信心后,盘面热点随即有了明显扩散,电子信息、计算机、通信、新能源等主题投资类股票继续延续前期的强势运行格局。从这一角度观察,笔者认为前几日权重股的表现不能被视为反弹结束的信号。   题材股:还能推动股指吗?   目前沪深两市的股指已经双双突破了压力区间,深成指先于沪指突破了前期反弹高点和年线,而且在最近几个交易日的强攻下,也摆脱了8800-9200点一线的历史筹码聚集区。昨日地产股再度整体上扬,使得市场对深成指继续前行寄予了更高的期望。从两个市场的对比来看,沪指同样具备上行的空间,但是同样也面临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   首先是近期两个跳空缺口的压力。虽然最近指数修复了超买的技术指标,但从分时图上看,仍然存在着高位钝化的情况,继续上行会使得来自缺口的调整动能越发强烈,因此本周随时可能会出现快速回落。   第二,虽然市场热点仍然保持活跃态势,特别是一些题材股如新能源和电子、通信等,而且市场热点也有由题材向业绩过渡的迹象。但是,有越来越多的股票正在构筑阶段顶部,也就是说目前场内资金是集中在少数股票和板块上进行重点突击,但是随着滞涨股票数量逐渐增多,给市场形成了逐日增加的个股调整压力。而靠局部热点维持的效应和多数个股压力之间的博弈,也使得短期内股指运行将面临更大的波动性。   股市中有句古老的格言:行情总是在犹豫中前行。目前多空双方的博弈已经随着反弹幅度的积累日渐激烈,对于投资者而言,既想把握住越来越集中的热点机会,又要随时警惕调整的风险,操作难度有所加大。应对震荡格局的最好办法就是以仓位来控制风险,保持在半仓左右的水平,短期可继续跟踪如新能源、电子、通信等板块机会,同时关注地产股走势,以判断市场中期运行格局。(.信.达.证.券)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票之声 ( 京ICP备09051785号 )

GMT+8, 2024-4-26 12:53 , Processed in 0.033140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