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之声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股票之声 首页 股票入门 查看内容

行情已进入焦点时刻

2011-5-12 08:0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537| 评论: 0|来自: 焦点时刻

<SPAN class=hangju id=zoom> <B><FONT color=red>【提要】:目前股指最低已跌至2370点,距2001年牛市顶部2245点仅一步之遥。无论是从与国际热钱交锋的角度,还是从保卫2245点的角度出发,目前A股市场已到了在政策行为上也需要“雄起”的时候了……</FONT></B> <FONT color=red><B>==本文精彩导读==</B></FONT> <FONT color=blue><B>来自股市的讯号 金融冲击波预警</B></FONT> <FONT color=blue><B>中国处在十字路口</B></FONT> <FONT color=blue><B>20倍PE:A股估值仍处高位?</B></FONT> <FONT color=blue><B>189亿股解禁洪峰下周将袭来 宝钢承诺不减持</B></FONT> <FONT color=blue><B>证监会再出组合拳救市</B></FONT> <FONT color=blue><B>六张救市牌正一张张打出</B></FONT> <FONT color=blue><B>行情已进入焦点时刻</B></FONT> <FONT color=blue><B>来自股市的讯号 金融冲击波预警</B></FONT> 不用再怀疑,热钱已经开始撤离中国。   随着央行最新货币信贷及外汇储备数据在8月13日的出台,业界对于国际热钱在中国境内流向的判断开始趋于一致,然而,当这条巨大的资金洪流扭头撤离时,中国的金融体系将难以避免地接受考验。   显然,股市成为了这一场或将来临的金融冲击波中首当其冲的“受害者”。而市场期盼已久的奥运行情并未如期而至,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主要原因在于热钱撤离已经让投资者对股市产生了深层次恐惧。   热钱撤离   两个月前,中国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称,热钱并没有撤离中国,而是正在加速涌入,且流入后的盘踞点依然是中国的资本市场。这个结论的依据在于认为次贷危机的影响与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博弈中,人民币升值预期占了上风。   但现在,博弈力量的对比发生了逆转,而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在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开始回落。   从今年8月1日开始,在国际汇市美元走强的背景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回落。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1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8649,这已经比半个月前回落了226个基点。   与此同时,国际油价突然遭遇打压,原油价格从150美元迅速下跌至116美元关口。   随之而来的是,美元的走强和石油价格的回落也撬动了美国股市的乐观情绪,最新的调查显示,截止到13日当周投资者中对美国股市持牛市观点的投资者比例在上升。美国股市也在7月中旬跌至低点之后缓慢走高,目前已经回升至11500点附近,比最低时提升了约10%。   因此,“虽然规模不大,但资金的确已经开始撤离中国,进入中国的资金也在减少。”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今年2月份就预计美元会在下半年走强,并指出美元走强带来的美元资产吸引力上升自然会使得进入中国的热钱回流美国市场。   8月13日,央行最新外汇储备数据显示,6月外储增量相比今年前5个月放缓至119亿美元,7月的增量则进一步减少至56亿美元。业内人士称,7月外汇储备增长小于直接投资(FDI)和贸易顺差,说明资金大量撤离。   而在央行公布的最新货币信贷数据中,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姜超尤其关注M2的连续下降。“08年7月份,M2增速仅为16.3%,比上月下降了1%,连续两个月明显下降,引人关注。”   姜超进一步分析认为,M2的异常与证券保证金存款的大幅下降有很大关联,他同时也进一步怀疑资本市场中的热钱开始撤离。   实际上,对于股市而言,热钱流出的迹象已经有所表现,而最好的证明就是交易金额的急剧减退。数据显示,8月以来的两个交易周中,上海市场每日的成交金额基本维持在三百至四百亿的范围,并且呈现逐步缩小的态势。   而这一水平的交易金额与今年上半年相比,几乎萎缩了三分之二。   股市深寒   8月11日,沪深股市延续前一个交易日的下跌,跌幅双双超过5%,而其后的四个交易日,股市也只是在低位进行毫无量能的盘整,市场期盼良久的奥运行情基本已经落空。   有趣的是,对于中国股市上周初的下跌,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和美国《华尔街日报》中文网同样以疑问句做标题撰文进行报道,这或许是一个巧合,但却也能反映各方对于奥运背景下股市表现的出乎意料。   然而,意料之外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中国正处在十字路口。”在左小蕾看来,如果中国没有处理好热钱集中的大量流出,那么金融动荡可能难以避免。   从2004年至今的短短四年内,中国外汇储备激增了约1万亿美元,有专家怀疑这其中存在着大量的热钱。而这些热钱一旦开始在短时间内集体流出,对国内金融体系的冲击难以想象。   而在此过程中,首先危及的无疑将是包括股市在内的资本市场。现在,热钱撤退所带来的深层次恐惧或许已经开始在股市中体现,最近一段时间,热钱常常出没的交易席位开始有大量资金流出。   TopView数据显示,在沪市8月11日净流出额排名前40位中,仅第39位为基金席位,其余均为券商营业部。排名第一的国信证券净流出9.2043亿元,第二位的银河证券净流出7.6703亿元,第三位是广发证券,净流出5.6535亿元,紧随其后的光大证券及华泰证券两日净流出额也均超过4亿元。   显然,大幅做空的资金来自营业部。数据显示,上周五和本周一两天,营业部资金累计净卖出了100.96亿元,但是本周一就净卖出了61.32亿元。而在105家有交易数据的券商中,周一净买入的仅有15家,相比之下净卖出的就多达90家。   而大小非也在此时加紧减持。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公布的7月份大小非减持数据显示,小非们依然有较高的抛售热情,7月份当月的大小非减持数量为8.49亿股,为当月解禁股份的三分之一,但其中大非减持2.93亿股,小非就减持了5.56亿股。   冲击波   在股市之后,热钱的撤离还将使得更多的中国资产以及金融市场陆续受到冲击。   有专家认为,热钱在中国可能投入的领域包括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委托贷款(资金池管理)市场和民间借贷市场等。因此,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博士张明简单描绘了一张热钱撤离所可能形成的金融冲击波路线图。   “现在看,如果热钱撤出,股市和楼市还会大幅下跌,对购买了大量股票的企业和居民会有影响;而后,楼市的下跌将对房地产商以及持有房地产企业的股票、债券的企业或者个人产生冲击;接着,在抵押资产的缩水下,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产生影响;最后,保险等行业将开始受到冲击。”   然而,具体将有多大的损失难以估量。   不过,面对热钱撤离的开始,国内似乎正有一拨力量在与之抗衡,而这首先表现在股市上。   其中,基金公司正在股市里与热钱进行着相反的操作。上海大智慧专项部总经理尹铭通过追踪近期的交易情况发现,“8月的第一周,基金进入股市的资金呈现出净流入,规模超过了100亿元。”   而不少业内人士也认为,除了基金公司之外,还有一些不明身份的“神秘资金”正在进场护盘。7月18日,中国石化、中国联通等指标股在同一个时间点同时被拉起,并最终使沪指大涨接近100点,这其中的做多力量就一直被业内人士所关注。   不论以上这些资金在进场时抱着怎样的目的,但至少在客观上能够平稳热钱撤离所产生的冲击,而这些资金的身份也让市场产生了无限的遐想。(张勇 经济观察报)々 <SPAN class=hangju> <B><FONT color=blue>热钱辨症:中国处在十字路口</FONT></B> 目前,国际市场上,欧美资金做多美元、做空石油和大宗商品的意图渐显,国内市场人士普遍猜测这正是从新兴市场撤离的资金在频繁操作。   热钱是否在撤离中国?中国是否面临金融冲击波?本报采访了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房四海以及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程伟庆。   共识:热钱流出   经济观察报:从6月份开始的各类金融数据以及国际美元走强国内A股下跌的经济状况来看,是否认为资金在撤离中国?   左小蕾:资金在撤离中国,但还没大规模撤离,进入中国的资金也开始减少。   根据央行的数据尚不能定量分析,因为它最近报告中的外汇各项存款定义不明确。但是从中国目前尚不明朗的调整状况来看,很多市场都无钱可赚,连人民币升值都变得不确定,这种本来确定可以套利的投资方式也变得有风险。加之美国本土在次贷冲击下急需盘活资金,资金不会敢在此时中国这个不确定的市场中逗留。   QFII经过这一轮的资产价格上涨,已经翻了几倍了。同时,一些外商直接投资产生的长期利润因为人民币升值而没有汇到国外去的,此时在国内逗留没有意义了,如果汇出去也会比起进来时大很多。我2月份的时候就预计美元会在下半年走强,美元走强就带来美元资产吸引力的上升,资金进入美国市场也在情理之中。   房四海:可以肯定的是资金是在向美国流动的,但是游资短时间内大规模从中国撤离是不可能的。热钱流出这一结论,我认为是全球经济环境影响下的美元走强带来的,而不是从A股低迷来判断的。目前美元的信心首先来自其内部因素,尤其是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中的劳动生产率指标,无可争议地说明美国经济的活力仍在。另一方面,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承认欧元区经济2008年中期比较疲软,但同时又强调维护物价稳定仍然将是欧洲央行的首要任务,欧元区经济相对美国经济衰退加剧,导致投资者抛欧元资产,投资美元资产,也支持了美元的走强。不仅仅是中国,世界各地的资金都在回流美国。   程伟庆:关于热钱,有很多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现在没有任何具体的数据,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资金流入的确在减缓。最近油价下跌迅猛,人们的直觉是亚洲股市(我们指除了日本外的新兴股市)应该表现较好,因为他们多数是石油净进口国,应该从油价下跌中受益。然而,我们看到的是多数亚洲市场近期依然股指下跌,这可能是因为同期另外一个因素也在起作用,即美元升值,并导致部分资金回流美国。   近期资金回流美国,或者至少是美国资金不再外流其他市场,大概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美元在7月份开始明显反弹,美元针对一揽子货币的升值已经达到6%,针对欧元升值7%;二是美国外贸逆差急剧收缩,6月份的逆差仅为568亿,逆差收窄是二季度经济改善的信号;三是当前美股估值也相对便宜,用国民账户计算的市盈率仅为12倍,标普500的市盈率为20倍。   中国处在十字路口   经济观察报:这些热钱流出的迹象是不是意味着资金从新兴市场回归发达国家市场,且会流向更安全的资产这两个趋势的开始?当前是否是资金大规模流出导致金融危局的前夜?具体就中国而言,如何防范资金大规模撤离中国的危局出现?   左小蕾:钱从新兴市场国家流入回到发达国家的进程已经开始了。比如韩国、越南、菲律宾、泰国等。现在中国的确也处在类似的十字路口。发展中国家面临过很多次这样的时期,比如南美的墨西哥,亚洲金融危机。现在的时刻和所有的发展中国家的危机征兆都是相同的,美元贬值导致资金大进,升值又有可能导致资金大出。   中国第一次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要做的是防止流出的这个进程是促发危机式的。我4月份的时候就多次呼吁,小心热钱的大进大出。外管局和央行也是采取了多项措施。管理层的这些措施很大程度上其实也说明现在是危机的前夜,搞好了就会顺利渡过这个关口。   在美元本位制的情况下,新兴市场永远是被动的,美国可以发钱,钱到世界各地去了,要引回的时候,一升值也就引回了。新兴市场国家被动地承受着钱流进和流出。所以说要强大,有一种金融游戏的谈判权和规则制定权在手就收放自如很多。在国际货币体系未变的情况下,只能自我保护,提前做准备对遏制热钱大进大出有好处。创造一个不确定的环境给美国和世界,其实对中国是有利的,比如我们会时刻提起要做一些紧急的资本管制,比如我们人民币的双边波动,这些对热钱的流进流出的制约很大的,他们的机会成本很高,会不敢进来,即使进来了也不一定容易出去。我们必须综合应用经济学、心理学和金融行为学来制定某些政策,使之具有实质杀伤力。   房四海:对当前的中国来说,形势还没有那么严重,因为中国的情况和曾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危机的很多发展中国家不同。全球经济衰退,中国仍然是好的投资地。我们那么大的外汇储备和财政盈余,和印度、越南等是不同量级的。印度等国家是有危机的,他们的综合实力和中国没法比较,中国的外汇储备那么大,甚至巴不得进来的少一点,现在钱少量地出去一点也是帮了央行大忙。比如印度,CPI已经上行破10%,并且根据摩根斯坍的统计其财政赤字占GDP的比率,在2009年将上行破10%,这些都是危险的,这些情况中国没有出现。(胡蓉萍 经济观察报) <B><FONT color=blue>20倍PE:A股估值仍处高位?</FONT></B> 平均市盈率(PE)20倍,是贵还是不贵?   截至8月14日,沪深两市静态平均市盈率约为20倍,从本轮估值最高点50倍市盈率下跌超过50%,A股估值不断调整,并不断接近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14倍市盈率、香港市场15倍市盈率的水平。   “在熊市下,如果投资者信心普遍不足,估值还是贵。看起来,A股估值正在与国际市场进行一次接轨运动。”信达证券研究部副总经理刘景德如是说。 A股估值何时合理?   近日,一则“A股估值比美股便宜”的消息并没打动投资者的进场愿望。熊市之下,A股估值正在经受谨慎投资者的严历审视。   “这个数据有误,可能以我国动态市盈率与国外静态市盈率比较,所以得出A股便宜的结论。实际上,尽管A股估值经过大半年时间的向下修正调整后,就2008年静态市盈率而言,仍然处于全球高位。”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对记者说。   来自布隆伯格的数据显示,目前沪深300指数的静态市盈率约为20倍,而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静态市盈率为14倍,香港恒生指数为13倍,英国富时100为10倍,法国CAC40为11倍,日经225为16倍。   不过,考虑到2008年中国内地企业20%的盈利增长,2008年沪深300动态市盈率降为16倍,而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香港恒生指数、英国富时100、法国CAC40和日经225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2倍、14倍、9.9倍、9.6倍和16倍。沪深300与国际市场估值水平进一步接近。   “从历史来看,我们目前的动态市盈率接近2005年年底时的最低水平。但与国际市场比较,A股静态估值仍然高于其他市场,A股估值仍有向下的压力。”刘景德说。   反映A股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典型指标是AH溢价指数。8月8日,奥运会开幕日,恒生AH股溢价指数今年以来首次跌破120点大关,收于117点。13日,AH股溢价指数结束了持续数日的下跌态势,终于强劲反弹2.7点,至122.29点,AH股溢价率重上20%。   专家分析,在近一个月的AH股溢价指数运行过程中,20%似乎成为一个比较明显的溢价率底部,标志着A股和国际接轨的步伐越来越靠近。   宏源证券研究所总经理程文卫说:“目前就AH股溢价水平来看,20%已经比较合理。国内市场存在一定的封闭性,而且国内企业成长性更高,所以A股估值高出20%比较正常。A股与H股全面接轨的可能性不大。”   不过,程文卫并没有排除A股估值全面接轨国际市场,股价倒挂的可能性——“如果经济硬着陆,企业盈利增长持续下行,投资者信心继续向坏,A股估值会被修正到国际市场的水平,甚至出现折价。”   海南证券的一份报告认为,20%的底线似乎并未成为A股和国际接轨的底线,近两个交易日A股的独立暴跌尽管也拖累了港股的下跌,但是溢价率显示出轻易跌穿20%底线的疲弱,“硬接轨”方式以较为极端的行为在演绎。 新兴市场风险推动接轨   “虽然跌了这么多了,有人说A股估值被低估了,但是标准是什么?没人说得清楚。我的标准就是一个,参照国际市场,特别是H股。”前述基金经理说,“为什么目前A股比国际市场还要贵20%~30%,如果理由充分,我就进场,但关键是找不出原因来,所以在目前环境不变情况下,A股必然进行一场接轨国际市场的运动。”   早前,在美国次级债危机爆发后,来自新兴市场的分析师认为,新兴市场特别是中国经济与美国经济会相对脱钩,因此新兴市场会跑赢发达市场。但是,最终事与愿违。   国金证券投资策略研究主管陈东用“新兴市场的冬天”来总结目前A股估值下调。陈东表示,次级债危机以来,新兴市场总体表现还是明显落后于主要发达市场。目前主要新兴市场的2008年动态估值水平PE12倍左右,中国市场虽然估值水平明显下降,但依然高于平均水平40%左右,而PB(市净率)3.5倍,高于平均水平70%左右。   “我们一直在讨论这个话题,为什么美国处于金融危机中心,大量游资涌入中国避风港,但是最终美国道指跌幅却在20%左右,而中国A股跌幅却达到60%。”前述基金经理说。   “最终的逻辑是,在经济出现滞胀的预期下,全球投资者会提高风险意识,改变资产配置,持有现金,而减持股票或者债券。在哪个国家持有现金收益最高呢,只有在中国持现最合算;在哪些市场减仓股票呢,金融危机下,新兴市场估值越高,风险越大,所以要减仓中国、印度等。”这位基金经理说。   瑞银驻伦敦的新兴市场股票策略师Oussama Himani称,目前新兴市场的估值水平仍然需要下调。一个原因是目前全球股市环境动荡,新兴股市仍然与发达股票市场高度相关。   第二个原因是新兴股市目前并不便宜,从某些指标看来,新兴股市目前的估值水平很诱人,但是用其他一些指标却可能看起来依旧昂贵,新兴股市的盈利预期也不乐观;此外,由于过去几年发达国家的股市水平大幅下调,因此和发达市场横向比较,新兴股市的估值水平同样并不算低。   “确实,从动态市盈率比较,A股估值已经处于合理范围之内了,但是从市净率和平均股价比较,估值还是比较高。”刘景德说。   刘景德分析,目前A股市净率仍然高达3.5倍,这高出2005年年底低位水平的100%;同时目前平均股价达到9元,仍然高出当时水平的100%。   “目前市场信心正在不断转坏,市场估值仍在进行自我修正,如果政府不出面及时干预,那么A股接轨H股是一件迟早的事情。”程文卫警示说。(刘晓午 中国经营报) 々 <SPAN class=hangju><SPAN class=hangju id=zoom> <B><FONT color=blue>189亿股解禁洪峰下周将袭来 宝钢承诺不减持</FONT></B> 望穿秋水的奥运行情还没有掀起浪花便被淹没,迄今为止最大一次限售股解禁的“洪峰”又如期而至。据WIND统计,下周将有47家上市公司总计189亿限售股解禁,总市值达1200亿元,这将是单周最大的一次限售股上市。整个8月,解禁股总数273亿,市值高达2000多亿元。   “汛期”未至,大盘却已一路下行,连破2700、2600、2500、2400点整数关口,两市总成交额持续徘徊在四五百亿元左右,投资者信心严重受挫。   A股市场还有应对解禁高峰的气质吗?这轮解禁的大小非没是否会减持?《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此展开采访,许多公司对是否解禁都回答得比较模糊,也有少数公司明确表示不会减持。“带头大哥”宝钢集团也已明确表态:目前没有减持宝钢股份的计划,目前宝钢集团的现金流很好,不存在资金吃紧问题。   专家分析:股价低 最怕大小非绝望抛售   8月,共有近100家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解禁市值较7月猛增近1300亿元,解禁压力为7月的两倍多。其中,宝钢股份解禁市值高达834亿元,苏宁电器、中信证券紧随其后,解禁额度紧逼200亿元,三者合计额度超过8月解禁总额的一半。不过,最容易触发抛售的首发机构配售股和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在8月的解禁市值约为200亿元,比7月减少近五成。   大非为主 解禁压力或不大   统计数据显示,之前,市场出现了两次解禁高峰:一是去年10月下旬至11月初,二是今年5月上旬。这两次高峰期,市场的反应全是应声下跌。即将来临的第3次高峰,能否安然度过?   “这次限售股的来源发生了很大变化。”国金证券资深分析师许柯表示,此次高峰主要是股改限售股份,以“大非”担当主力,之前两次则主要是IPO限售股份与增发限售股份。   比如,5月解禁的大头是交通银行的132亿股,它是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以及首发机构配售股部分,这是2007年5月所发新股,1年后限售期满解禁。去年10月解禁的大头是上港集团和工商银行,都属于IPO限售解禁股。下周解禁的大头是宝钢股份,它是2005年8月股改满3年后,控股股东宝钢集团的最后解禁部分。   “‘大非’担当主力,预示着减持的压力不大。IPO限售解禁股,包括增发限售股多为中短期财务投资者,资金回收压力大,而股权分置限售股多为长期持有股东,资金回收压力略小。”许柯分析称。   股价低 实际减持可能性小   市场价格是大小非减持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尤其是对公司没有实际控制权,单纯作为财务投资者的小非。据测算,下周解禁股平均每股价格才6.37元,创股改后解禁股周平均股价新低。而在3月初的一周,解禁股平均价高达44元。   另外,《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规定,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在该公司年报、半年报公告前30日内,不得转让解除限售存量股份。宝钢股份将于8月29日披露半年报,这意味着,宝钢集团8月不能减持。多位证券分析师认为,作为央企,宝钢集团减持的概率本身就不大,即使要减持,也不会通过二级市场直接减持。   申银万国证券分析师蔡华伟表示,在现在这个点位上,大非减持根本没有意义。小非解禁在8月占比较小,就算全部减持,平均每个交易日只有大约20亿元,市场完全可以承受。另外,截至6月,所有减持股(包括新股限售解禁)占解禁总量的部分也只有30%,大部分存量解禁股在5000点、4000点没有减持,现在2000多点的地板价减持的可能性就更小。况且,企业目前经营压力增大,从股市中抽出资金去做实业投资,也不一定能赚到钱,还不如放在股市里,一两年后得到的收益或许更大。   因此,8月的解禁股或将成为“笼中虎”,大小非实际减持的可能性降低了。   心理压力比实质影响更大   “在媒体的反复报道下,大小非减持带给市场的影响更多的是在心理层面。”东方证券分析师欧阳山认为,目前沪市成交量连创地量记录,即使大小非想减持,接盘也明显不够。但是,如果大盘反弹,减持就随时可能发生。机构的动向目前尚看不出来,基金100多亿元的增仓也很正常,其中还包括部分新基金建仓。因此,大盘会在较长时期内受大小非减持压力所压制,短期内难改低位徘徊态势。   某知名券商分析师悲观地向记者表示,目前,长期积累的有减持意愿的存量股份已相当庞大,还有源源不断的新的IPO解禁股加入,工行、建行、中石油……这些巨头的IPO解禁股均在2000亿股左右,新股发行后的1~3年内,全部要上市流通。   数据显示,目前市场总的限售股为1.4万亿股,而股改限售股(大小非)仅占4300多亿股,IPO限售股、机构配售股、增发股占了大部分。随着存量的增多,A股上游已经汇集成“堰塞湖”。市场估值水平高,“堰塞湖”就处于危险的高水位;反之,则是笼中老虎。   总的来说,悬在A股头上的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尚未解除。因此,进入全流通以后,投资者应根据市场变化调整投资习惯和策略。   未来3~5年恐低水平运行   “大小非解禁期来临,是市场走弱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监管部门应高度重视。”知名经济学家刘纪鹏昨日在接受本报采访时称,在大小非问题上,监管部门的感觉与市场并不一致。监管部门认为,解禁压力与市场走势是成正比的,市场越弱,大小非的压力就越小。因此,当A股步步走低时,监管部门却为解禁压力变小而大松一口气。   “这并不是正确的认识,按照这种理论,中国股市将永远运行在大小非的压力之下,是涨不起来的。这种错误的认识,可能会导致中国股市未来3~5年一直低水平运行。”刘纪鹏表示。   对于8月解禁高潮,刘纪鹏分析称,8月大非解禁股占多数,迫于各方压力,短期减持的可能性并不大。股价的走低,令小非们也没了抛售欲望,市场暂时是安全的。可是,这种安全是建立在股价低、市场弱的基础上的。“这样就会出现一种很可怕的情况,如果市场持续走低,当大小非们再也看不到上涨希望时,会被迫卖票。”   刘纪鹏呼吁,管理层应将大小非的“时间锁定”改为“价格锁定”,这样股市才能走出大小非阴影,取得多赢的局面。   公司表态:减不减?小非意图难揣摩   47家上市公司的限售股下周集体上市,大小非是否会减持,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昨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电话连线了十多家解禁市值较大的上市公司,有少数几家明确表示大股东不会减持,更多的公司未明确表态。   韶钢松山:不会卖股票   韶钢松山将有5.4亿股于8月18日解禁,市值为22亿元,持股者是第一大股东广东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解禁后,韶关钢铁将持有韶钢松山36.27%流通股。   中投证券研究员分析称,韶钢松山的大股东持股比例并不高,离绝对控股还有很大距离,没有任何减持动力。相反,为了达到控股的目的,大股东增持的意愿更大。昨日下午,韶钢松山董秘办人员也非常干脆地告诉记者:“不会卖票。”   风神股份本次解禁1亿多股,主要由两家公司持有:中国昊华化工 (集团)总公司和河南轮胎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董秘办答复称,大股东不会减持,甚至连解禁的程序都未申请。   中国玻纤于8月18日将有超过4273万限售股上市,该公司给出的答复仍然是“大股东不会减持”。   昨日,面对即将上市的1710万限售股,新和成发布公告称,持有该部分限售股的大股东新昌县合成化工厂承诺,对于8月19日解禁并上市流通的1710万股,自解禁之日起自愿延长锁定期12个月,即在2009年8月19日前,不通过二级市场减持。   此外,三一重工下周解禁4800万股,属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当初增发价格为33元/股,昨日收盘时复权价为23元多,短期内抛售压力也不大。   宝钢股份:难过心理关   下周二,119亿股限售股上市后,宝钢股份正式进入全流通时代。   进入全流通后,宝钢集团将持有宝钢股份129亿多股,占总股本的73.9%,大股东仍有22.9%的抛售空间。近年来,宝钢股份进行了一系列并购,花费不小。该公司对现金流的大量需求,令人浮想联翩。   但中信证券钢铁行业研究员李宏亮认为,200多亿现金对宝钢集团并没有多大意义,该公司刚发行完债券,有非常充沛的现金流。中投证券研究员也认为,宝钢集团减持可能会产生“羊群效应”,宝钢集团过不了减持的心理关,没必要成“众矢之的”。   昨日,宝钢集团相关负责人明确表态,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没有减持宝钢股份的计划。宝钢股份作为集团的优质核心资产,大股东将通过持有股票获得投资价值。   宝钢集团业务总监王成然昨日表示,宝钢股份是宝钢集团实现做大做强钢铁产业战略部署中的核心“棋子”,出售宝钢股份股票,就等于出售自己的核心资产。“宝钢集团没有任何理由和动力去实施这一减持行为。”王成然还表示,目前宝钢的现金流很好,不存在资金吃紧问题。   申能股份:小非或减持   申能股份有超过14亿限售股将于下周二解禁,总市值高达100亿元。   与宝钢股份仅有大非解禁不同,申能股份本次解禁股中,有一部分是小非,分别被3家公司持有,这增加了减持的不确定性。   中投证券研究员表示,目前申能股份大股东申能集团持股总量占公司总股本的50.56%,一旦减持,绝对控股地位将受到威胁,因此,减持的可能性不大。相比而言,小非减持的压力就大得多。   申能股份董秘办则以“不清楚股东的意图”模糊回答了记者的问题。   中小板企业远望谷对于减持也态度暧昧。昨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向公司董秘办询问有关情况,证券事务代表车斌称,不清楚股东的态度,“如果没有减持意愿,股东会在半年报里有一些说明;如果没有延长锁定期的承诺,大股东会按自己的意愿处理限售股。”记者在远望谷昨日发布的半年报里,并没找到有关说明。   中投证券研究员分析称,远望谷所在行业是比较抗周期性的,公司目前处于成长期,这次解禁的都是首发原股东限售股,股东获取成本非常低,加上公司目前股价相对偏高,减持的动力会很大。々 <SPAN class=hangju><SPAN class=hangju> <B><FONT color=blue>证监会再出组合拳救市</FONT></B> ■ 增加资本市场长期稳定的资金供给   ■ 继续改善股票市场供求   ■ 完善上市公司回购和分红制度   ■再出三招监控“大小非”   ■建立国有股转让实时监测系统   8月15日,证监会召开了一次针对市场热点问题的“通气会”。当日晚间,有关近期股市7大热点问题的文章在证监会网站上披露。证监会发言人对“如何看待股市暴跌”、“针对‘大小非’是否有相关政策”、“中国南车(601766)IPO等大盘股发行安排和考虑”、“上市公司回购、分红制度”以及“打击犯罪”、“规范重组资产估值”等七大热点问题作了深入解答。   根据证监会此次发布的内容,“大小非”减持拟引入二次发售机制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此前,市场有分析称,目前中国股市的各类大小非市值超过10万亿人民币,其中不受国资委控制的地方国企和各类小非数量就接近10万亿,在市场不断下滑而监管层逐步出台规范的环境下,小非明显出现了加速减持的冲动,今年7月小非减持量达到30%,创造了新的解禁记录,更重创了市场。  证监会方面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市场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大宗交易机制。例如,研究通过券商中介达成交易,引入二次发售机制,完善大宗股份减持的市场约束、减震和信息披露制度;同时,开发可交换债券等市场流动性管理工具,逐步完善市场内在稳定机制。”此外,证监会还将加强与国资委的协调配合,建立实时监测系统,对国有股份的转让情况进行监管。   对于去年10月中旬以来股市的暴跌,证监会表示,这是受多种国内外因素加上资本市场机制、体制仍不健全等综合因素作用而成。对于中国南车(601766)在股市点位较低时IPO是否意味着大盘股发行重启,证监会表示,对于新股发行的节奏已经保持了谨慎的态度;1至7月,包括中国南车在内,公开发行1亿股以上的大盘股仅4只,筹资643.19亿元,发行家数和筹资额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4%和49%。接下来,将引导市场力量及中介机构在市场筛选、定价调节供求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证监会还详细规定了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的审批程序将简化,并表示将通过建立健全敏感期间限售制度、限制短线交易、禁止内幕交易操纵市场价格等方式,完善回购制度,保障投资者的权益。另外,还将通过严格上市公司分红作为再融资的前提条件等方面,从制度层面进一步完善分红制度。   “截至今年6月底,机构投资者(包括基金、保险、社保、年金、证券公司自营及集合理财、信托及一般机构)持股市值占流通市值比例达51.54%。”下一步,证监会仍将推动各种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和QDII、QFII等涉外投资业务,继续加大对固定收益类和低风险类产品的支持力度,努力提高保险资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信托计划等投资股市的比例,推动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入市,增加资本市场长期稳定的资金供给。   此外,证监会发言人还对证券期货市场的违规问题的稽查重点,以及市场资产重组或资产注入的价值评估争议进行了规范。   有不具名专家认为,证监会此次发言,不管是引导长期资金入市还是对“大小非”进行二次发售,都明确了要解决股市“供求失衡”这一核心问题。由于今年4月份曾经对“大小非”的限制出台过相关政策,但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因此此次该项制度的执行方式、方法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另外,专家认为,推出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的时机已到。“融资融券对市场资金具有放大效应,可以将有限的资金进行倍数放大,虽然融券也会将股票数量放大,但是彼此间可以形成套利空间。”专家表示,股市在目前的点位已经进入安全区域,由市场机制的变化引发良性走势已成众望所归。 <B><FONT color=blue>六张救市牌正一张张打出 最后撒手锏时间未定</FONT></B> 近日的消息面令市场大喜,社保基金加大入市力度、机构3天逆市净买入超百亿、保险保障基金投资开闸在即等,都是针对资金面的重大利好。但是,如果从盘面来看,这些资金并没有成功促进指数上涨。分析人士表示,一方面社保基金增开账户并不代表已经介入市场,而基金虽说做多动能有增无减,但也并不能保证资金流入的持续性。      “从‘伪阳线’的形态来看,近期应该有抄底资金进场炒作,但由于观望心态还很重,没有更多资金跟他们一起炒作,所以勉强收个阳线。”上海某私募人士对记者说道。      “总的来说,市场仍然缺乏信心。”国都证券分析师王治强表示,仅仅消息面的利好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期望,多数的散户投资者都希望政府能够出台相关政策。但在他看来,政府政策的出台,只不过是给部分投资者逢高出货的机会而已。      回顾今年3月份,大盘跌到3500点左右时,专家给政府开出了六张“救市牌”:严控再融资、印花税单边收、加快新基金入市、引导大小非解禁、尽快推出股指期货以及新股发行改革。      政府确实在一张张牌往外打。首先,虽没严控再融资,但现在100多只股票破发,还有谁敢谈再融资。其次,印花税真的降低了,但大盘还是到了2500点。再来,基金入市速度一度加快,最后却面临乏人问津的局面。最后,大非纷纷承诺不减持,但公司股价也已腰斩。可见政府出台政策的效果并非如市场预期那般好。      如今平准基金的呼声又高。市场人士表示,社保基金入市,相当于“类平准基金”的作用,而对市场的贡献能有多大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平安证券分析师李先明表示,现在一个小小的负面消息,往往会被市场无限放大,而利好反而会被市场忽视,这是市场信心严重缺乏的结果。      中国人民银行8月13日公布了7月份金融运行数据,数据显示,居民资金正逐步向储蓄存款回流。7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5.53万亿元,同比增长18.79%。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4.37万亿元,同比增长19.6%,比上月末高0.75个百分点。其中,居民户存款增加2465亿元,同比多增2556亿元。毋庸置疑,居民回流银行的钱绝大多数来自股市,在机构逆市增仓的同时,散户却开始“逆向操作”。      难道散户信心已经彻底崩溃?股民范先生说:“散户的信心来自机构投资者和政府,政府不出手,我们希望机构投资者能够托市,但现在基金都在做短线,短期增仓又怎样,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又会出逃。”      “静观其变”,李先明用4个字来概括投资者下一阶段的操作策略。他表示,现在市场信心需要配合自身修复能力、政府外力、机构推力、相应时间等多方面的因素才能真正恢复,投资者不要期望市场能在短时间之内反转。(国际金融报) <B><FONT color=blue>行情已进入焦点时刻</FONT></B> 最近的行情显得有些“妖”,据资金监察系统提供的数据显示,从8月8日开始破位下跌的行情中,境内机构总量上是净买入90亿,买入行为最明显的是基金和T类账户(保险),QFII机构明显在做空。令人关注的是,在8月12日A股市场刚回稳的时候,港股走势却显得十分诡谲,上午上涨300多点,下午又下跌670点,更明显的是在8月15日周末行情中,当A股“老大”中石油被做多机构大胆拉抬的时候,港股却马上扭头下跌,使得A股市场弹而无力。显然,多方主力机构与热钱对A股行情主动权的交锋已经开始。   目前股指最低已跌至2370点,距2001年牛市顶部2245点仅一步之遥。从技术意义上来说,本轮调整如果有效跌破2245点,那就意味着不是针对2005年998点的调整,而是针对1994年325点的调整。果真如此,A股行情的牛熊历史将被重写,但这不符合A股市场是新兴股市的特性。因此,从技术角度看,大盘跌破2245点的几率不大。目前沪深两市的成交量已经有3个交易日低于500亿以下,根据A股市场头部量能与底部量能8:1的关系和历史规律看,意味着本轮调整已经开始进入地量区,进而意味着虽然不排除后市大盘还有地量之后见地价的可能,但行情整体上已经进入一个重要的底部区域。  下周,在行情极度低迷中,在投资者普遍如惊弓之鸟的状态下,市场将迎来中国南车(601766)的上市,也将迎来宝钢股份(600019)巨量限售股的解禁,下周也是年内解禁股数量最大的一周,单凭目前弱不禁风的市场自身,显然是难以承受的。因此,下周是行情变数最大的一周,行情将进入焦点时刻。如果说上周末行情代表的是失望,本周继续下跌的行情表示的则是绝望。历史上,A股市场也曾多次濒临绝境,但总是在无路可走的时候绝处逢生,在绝望之后能否出现希望,下周的政策性作为十分关键。   无论是从与国际热钱交锋的角度,还是从保卫2245点的角度出发,目前A股市场确实已经到了在政策行为上也需要“雄起”的时候了。(陆水旗 上海证券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票之声 ( 京ICP备09051785号 )

GMT+8, 2024-4-28 07:52 , Processed in 0.029947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