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之声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股票之声 首页 机构观点 查看内容

[兴业证券]面对震荡 别做“惊弓之鸟”

2011-11-8 09:17|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34| 评论: 0|原作者: 股票之声|来自: 股票之声

摘要:   虽然底部区域的反弹过程中会出现震荡和反复,但每次震荡都是调整持仓、逢低介入的好时机。在情绪面尚未全面转向乐观前,不论是交易型投资者还是谨慎型投资者,都可以乐观一些,建议循着政策面、经济面的利好参与 ...

  虽然底部区域的反弹过程中会出现震荡和反复,但每次震荡都是调整持仓、逢低介入的好时机。在情绪面尚未全面转向乐观前,不论是交易型投资者还是谨慎型投资者,都可以乐观一些,建议循着政策面、经济面的利好参与反弹行情。

  流动性出现双重改善

   政策微调带来流动性主动改善,而GDP实际增速放缓以及通胀见顶回落则带来流动性的被动改善,这两方面因素将继续驱动A股反弹行情深入。

  首先,随着GDP实际增速放缓以及通胀见顶回落,货币名义需求开始回落,有助于缓解宏观流动性供需失衡的局面。货币剩余低位回升,估值压力将缓解,A股估值有望从底部回升。

  其次,政策微调驱动流动性主动改善。根据我们对江浙一带民间资金的草根调研,10月最后一个星期,银行对微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11月公开市场到期资金虽然较10月减少1620亿元,但央行通过7天正回购等操作平滑到期资金分布。

  再次,资金价格验证流动性改善的判断。月末效应过去之后,11月初银行间市场利率显著回落,隔夜、1周、2周、1月SHIBOR分别较上周末回落180、148、160、75个基点;票据利率继续回落,6个月票据直贴利率从10月10日的13%,回落至7.5%,转贴利率从10月9日的11%回落至5.8%。

  第四,债券市场步入中期牛市,显示经济虽仍处于衰退阶段,但流动性改善周期已经来临。3个月、1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较9月高点回落49.94、93.48个基点至2.9547%、2.9997%;9月21日以来,中债总净价指数反弹了2.28%,而不少债券型分级基金价格已经从低点回升超过30%。

  第五,产业资本增减持数据显示,10月以来增持家数继续保持较好水平,减持金额环比3个月下降,显示产业资本对当前估值水平的认可。在当前分流股市资金的渠道中,房地产市场面临价格拐点,民间资金拆借风险较大,股市近期的赚钱效应有望吸引增量资金逐步介入。

  当然,岁末年初“做账因素”依然可能对资金面产生扰动。公历的年底和农历的春节,向来是企业、民间拆借等关账的时间点,届时资金面或有所反复,民间资金借贷链条将面临冲击,A股行情可能受到资金面波动以及投资者情绪波动的影响,但政策前瞻性微调有望降低季节性因素带来的冲击。

  “微调”降低硬着陆概率

  经济仍处于“衰退期”,在此阶段,经济和通胀双双下行。投资者情绪从不相信政策放松,到转向憧憬更多利好。但是,对于经济,投资者依然存在分歧——究竟是政策微调下的软着陆,还是房地产困局下经济走向硬着陆,甚至经济从“衰退”再度走向“滞胀”?

  我们倾向于认为,经济软着陆的概率较大。我们判断,中国政策具有很强的外生性,一旦宏观调控目标见效果,政策即会调整。但是,对于经济硬着陆的担忧,短期仍难以证伪。因此,反弹依然是在投资者分歧和犹犹豫豫中展开,当前“惊弓之鸟”派更多,有助于行情延续。

  潜在风险有哪些

  随着利多累积、反弹深入以及投资者情绪正反馈,市场将从恐惧转向乐观,甚至矫枉过正。因此,若反弹过快过高,届时反而需要提防情绪矫枉过正导致的预期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此外,关于反弹行情,我们曾提示11月中旬和12月初存在两个风险点。第一个风险点在11月中旬,关键在于通胀和信贷数据等是否符合预期,有没有更多的行业性鼓励政策出台等。我们认为,11月中旬的风险已基本解除,根据对农业部全国农产品价格指数的跟踪,10月以来农产品批发价格跌幅明显,考虑到10、11、12月的翘尾因素分别拉低CPI同比读数0.6、1.7和2.2个百分点,因此10月CPI可能低于市场一致预期的5.6%。如此,则在数据公布后,悲观情绪的进一步缓解可能带动市场继续上行。

  第二个风险在12月初,相关经济政策是否能如期带来惊喜?有没有更大力度的放松措施?如果没有,岁末年初的资金面紧张叠加房地产调控持续,可能重新引发对经济硬着陆的担忧。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票之声 ( 京ICP备09051785号 )

GMT+8, 2024-5-17 15:21 , Processed in 0.030404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