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之声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股票之声 首页 头条新闻 查看内容

9月PMI或恶化 IMF担心中国转入萧条

2011-9-22 15:3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182| 评论: 0

摘要:   9月汇丰中国PMI初值回落至49.4 创两个月新低  【《财经》综合报道】 9月22日,汇丰发布数据显示,9月汇丰制造业PMI初值为49.4,为两个月以来最低。8月份汇丰PMI为49.9。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经济研究亚 ...
  失衡风险仍然可防可控
  业内人士指出,应该看到,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抗风险能力不断提高,发展中的失衡风险仍然可防、可控。
  与一些掉进"陷阱"的国家不同,我国政治安定、金融稳定,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具有较强的抵御外部冲击能力;人才总量巨大,资本充足,发展的回旋余地大;"制度红利"还有较大空间,城镇化推进会形成新的"人口红利";工业化中期的后发优势尚未完全释放。作为一个幅员辽阔、发展不平衡、市场潜力大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仍具备持续增长的基础和条件。
  郑秉文指出,改革开放为中国顺利度过中等收入阶段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积累了丰富经验,为经济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事实上,如果将下中等收入和上中等收入视为"中等收入陷阱"的两个不同阶段的话,中国已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初级阶段。在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之后,中国正面临第三次历史性跨越:高收入行列。
  "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推测,中国实现第三次跨越、顺利进入高收入组的时间大约在'十四五规划'的区间,即从现在起大约需要11年-15年左右的时间。"郑秉文说。
  由要素驱动转向效率驱动
  按照佐利克的看法,中国能步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但需要改革,采取措施从过去经济增长依赖出口和投资,转向更多依靠内需。
  郑秉文说,目前,中国刚刚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在这个阶段,要实现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的转型,就需制定一套由"制度"、"政策"和"基础设施"构成的动力组合。
  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认为,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在于能否主动、彻底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低水平、低质量、不可持续的发展转向高水平、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
  财经评论员余丰慧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只有破除垄断,中国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他说,要通过打破垄断给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腾出发展空间、激发其活力,要通过大幅度增加居民收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减税降费释放消费活力,才能真正把资源能源推进、大举投资和出口型经济拉动转到内需消费为主,也才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人民日报海外版)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2024年5月31日最新敬告:文明发帖】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票之声 ( 京ICP备09051785号 )

GMT+8, 2024-6-2 21:50 , Processed in 0.025407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