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于本周初开始"保罗·克鲁格曼中国周"之行,在北京、上海两地就全球宏观经济展望、中美贸易不平衡、中国经济转型等话题发表了演讲。他认为,全球经济危机还将持续4-5年,而目前应对危机最大的困难在于,缺乏一个世界各国财政政策的协调机制。在中美贸易经济关系方面,中国应创造更多的内需,美国也应积极扩大财政赤字,这不仅仅是中美之间的问题,在所有贸易盈余国家与贸易赤字国家之间都存在此类问题。 对于中国从出口拉动型经济向内需拉动型经济转型所需具体时间,克鲁格曼认为,想要通过出口来恢复中国经济增长是不太可能的,中国需要马上开始着手经济结构的调整。在未来三年,将会是中国经济转型或过渡的关键时期。与此同时,中美关系的变化、全球银行监管体制的变化等都将在这段时期内发生。克鲁格曼认为,目前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是美国和欧元区,中国超过它们则需花费很长时间,而此次危机不太会改变世界格局。在人民币国际地位方面,克鲁格曼认为,人民币成为世界主要货币可能会发生在几十年之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