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之声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股票之声 首页 中国股市 查看内容

在市场上涨50%之后 投什么?

2011-5-12 08:0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17| 评论: 0|原作者: 摘|来自: 市场

  如果做事后诸葛亮有用,那么我们一定比现在富有许多。去年11月的时候,原来有那么多的信号在暗示着买点的出现。   比如封闭式基金折价率接近历史高点,比如新基金发行举步维艰,认购规模跌入冰点,基金经理们都在感慨原来自己的人缘远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好……回头来看,这些都是再典型不过的底部信号,都在明确无误地命令我们:买入。   可惜的是,做事后诸葛亮显然太晚了。一个恍惚,市场就已经上涨了50%,中证500、沪深300甚至都翻了一番。一不小心,我们就又站在了一个十分尴尬的位置上:2400点。现在的情况是,经济数据出现回暖的迹象,最坏的时候似乎已经过去,可是市场的涨幅又确实已经可观到让人有些不安了——那简直比得上一个小牛市。   吃不到的葡萄到底是酸还是不酸?没有参与到之前的上涨的投资者需要好好想想如何做出接下来的投资决策。   首先,在历史更为悠久的欧洲资产管理理念中,买不买的决策还是由投资者自己而非基金经理来做出的。如果你问一位来自伦敦或是苏格兰的基金经理接下来市场将向上还是向下,他会立刻跳起来把你的问题弹回去:他的工作只是挑选优质的股票再以便宜的价格买入,预测市场走势这种活还是留给经济学家吧——虽然经济学家们也不见得能猜对。   国内的很多投资者可能会认为这是一种不负责任:我既然把我的钱给了你,还付给你不算低的管理费,你怎么还可以发表这种挑三拣四的官方辞令呢?   但实际上,基金经理们的这种做法也有合理之处。试想如果你在外滩散步,一名路人走过来要求你付给他1万块,你会把钱给他吗?我想,除非是神志不清的富裕人士,普通人都不太可能听从这样的要求。然而,如果你对之后的市场都没有形成自己的判断就把钱托付给基金经理,这跟把钱送给路人又有多大区别呢?   在我看来,如果通货膨胀的概率大于通货紧缩,那么我们就不应该停止投资。接下来的无非是投什么、何时投的问题。   就基金而言,最为常规的策略是:当你判断当下就是股市底部时,你应该一次性大量买入;当你判断距底部仍有距离时,尽量不要持有任何高风险的产品;而当你做不出任何上述判断时,你就应当定投。这时,定投是唯一的也是最好的策略。   至于投什么的问题,多数选择基金作为自己主要资产来配置的投资者一般都缺乏判断市场板块轮动的能力,因此,根据基金业绩的持续性来选择基金就应当是他们的主策略。   不过历史数据显示,国内只有几只基金具有业绩持续性,绝大多数基金的排名都变化非常大。另外,将资金集中于一两只基金上,即使那是持续数年业绩排名靠前的基金,仍然存在很大风险。东海证券研究员何国凌讲了一个例子:2008年3月,民生银行的“港股直通车”产品被迫清算,原因是其投资的霸菱中国(欧元)基金跌破买入时净值的50%而触发清算条件。而此前连续三年,该基金均在香港基金中排名第一。   何国凌尝试以数量化投资来解决这一问题。他建议说,投资者可以考虑买入前12个月排名前5的基金,持有6个月,然后从第7个月开始重新执行这一策略。他表示,经过大量的数量测算后,他发现这一策略除了能够获得超过平均水平的收益同时承受的波动较小外,由于持基时间较为适中,因此这样的组合所产生的费用对于整个投资业绩的影响也相对较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2024年5月31日最新敬告:文明发帖】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票之声 ( 京ICP备09051785号 )

GMT+8, 2025-7-14 12:37 , Processed in 0.041712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