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之声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股票之声 首页 每日证券市场传闻 查看内容

据传,众机构为“救市”纷纷献计献策

2011-5-12 08:0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32| 评论: 0|原作者: 摘|来自: 据传

4000点下方是否是A股的安全区域?市场接连暴跌之后,2008年以来华南地区首次大型机构的市场形势分析座谈会显得格外引人关注。   3月21日下午,就在"救市"传言不断弥漫的氛围中,广州、深圳等地主要的基金公司、券商以及保险公司等机构的相关部门负责人齐聚深交所,参加深交所每季度一次的形势分析座谈会。   上任之后一直行事低调的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也出席了该次会议。   "会议主要是为了听取机构对国内国际宏观形势、美国的次按危机、A股市场等问题的看法,这一会议主要是收集意见并向上反映,交易所并没有发表任何看法。"参会人士均如此表示。   "会上对于市场的看法出现比较大的分歧,有看法偏乐观的机构,也有机构相对偏悲观。但是对于市场下跌的原因,大家都认为'大小非'和再融资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希望主管部门对于这两个问题有明确的说法,希望监管部门对于'大小非'减持要出台一些措施,比如改进交易方式等,减少'大小非'对于二级市场的影响;至于再融资,则希望要有所限制。"与会人士表示,"此外,会上降低印花税的呼声也很高。"   限制"大小非"与再融资   "大小非"减持和再融资成为会上众多机构讨论踊跃的焦点问题。   "这一轮下跌主要的触发因素是美国次贷危机和中国平安的再融资,平安的再融资给投资者的感觉是'圈钱'太厉害了,因为它的融资目的和融资之后给股东来说的利弊等等中国平安都没有说清楚,逼着大家用脚投票。"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的人士认为。   对于巨额再融资,大部分与会机构均认为应该进行限制,这解决办法相对简单,而比较而言,"大小非"的解决方法则要考验监管部门的智慧。   "'大小非'股东的获利非常大,所以一旦解禁之后,股东出售的愿望很强烈,特别是在市场急跌的行情中,'大小非'股东对于股价的预期改变,这也增加了他们减持的动力。"一位参会券商的负责人认为监管部门应该正视"大小非"带来的问题,甚至有与会机构提出要给"大小非"设限。   但也有与会人士认为,给"大小非"直接设限并非合适的做法,因为股改的对价已经支付了,因此,"大小非"股东要卖出不应受到限制。   但"大小非"给市场带来的压力显然必须重视。   南方基金投资总监王宏远指出,股改的上半场已经结束,股改红利已进入一个拐点,在此阶段,广大的产业资本、大小非解禁所增加的供给对当前流通市值的比例之大,在全球的股票市场都是史无前例的。王宏远认为,大小非减持可以制度化,或者是通过新的途径,比如明确预期、向社保基金划拨等。   除了解禁股减持压力外,上市公司主要股东正在进行的"套利"行为也使得众多机构感到担忧。   王宏远认为,目前市场的下跌其实是产业资本和股市存量资本的一种博弈,而国内对于主要股东的竞争行为没有进行约束。王认为,在国外,主要股东出售原有的公司之后,会有一些限制性条款,就是该股东在若干年之内不得再涉足这一行业。"但是在国内,上市公司股东在二级市场套现后,可以再成立一个新公司,由此一个可能的结果是,原上市公司失去了主要管理团队后,开始走下坡路,而新公司则红红火火地做起来了,然后再运作上市,就这样产业资本就完成了他们的套利操作。"   产业资本的套利行为不但没有达到股改时大家期盼的大小股东利益一致,反而造就了产业资本和投资者之间新的对立,而此时,二级市场投资者仍然处于劣势地位,由此带来的必然是市场信心的丧失。   "现在市场上下跌也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在市场上涨的时候政府增加了印花税,但是在市场下跌的过程中却看不到有来自政府层面的政策进行支持。"一位机构负责人会后表示。   虽然进入3月以来,每周批准几只新基金发行已成为惯例,但这并不能够使市场重拾升势。   "放开新基金的发行实际上是并没有抓住问题的核心,并没有切中问题的要害,资金并不是导致市场下跌的原因,因此,放开新基金发行不能从解决上根本问题,现在市场资金实际上还是很充裕的,但是这些资金已经排在市场之外,不愿意进场,其中根本原因在于市场信心的丧失。因此,会上大家都呼吁监管部门表态限制再融资和为'大小非'减持找更好的方式。"上述人士表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2024年5月31日最新敬告:文明发帖】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票之声 ( 京ICP备09051785号 )

GMT+8, 2025-7-8 11:39 , Processed in 0.048153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