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银行(601988.SH,03988.HK)昨日给出的营运数据摘要上,有一项比2007年年末同比增长122.23%的数据变动颇为巨大,而这正是影响中行2008年利润的最大因素——资产减值损失450.31亿元。 中行昨日发布年报宣布(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下同),中行集团2008年资产减值损失450.31亿元,比2007年末的202亿元同比增加122.23%。这一数据与中行三季报披露的263亿元相比,增幅也达71%。如果进一步比较,这数额达到了中行股东应享税后利润643.6亿元的70%。 其中,报告显示,中行集团贷款减值损失167.92亿元,较上年增加85.4亿元;其他资产减值损失282.39亿元,较上年增加162.28亿元。中行称,这主要是由于集团为持有的外币债券投资和股权投资增提了减值准备。而这两项数值在2008年三季度末分别为94.32亿元与167.85亿元。 “拨备主要是第四季度来提,这个是惯例。拨备提得多,并不意味着产生了不良贷款。” 中行行长李礼辉如此解释巨额的资产减值损失,不过他指出,从去年全年来看,金融危机对于实体经济的冲击越来越激烈,银行的表现相对也一个月比一个月差。 年报披露,截至2008年末,中行集团持房地美与房利美发行债券的账面价值为50.4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44.84亿),两房担保住房贷款抵押债券账面价值37.1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53.6亿),中行称该类债券还本付息正常。 中行副行长朱民称,2008年,中行及时调整了外币投资结构,大幅压缩了结构类及信用类债券规模,相应增加了政府类债券占比。“中行还在去年国内的降息周期中,加大了人民币投资力度,适度拉长投资久期,提高了收益率。”朱民如此解释。 “中行的做法能理解,大力提高拨备明年就没有后顾之忧了,今年(2009年)的业绩负担小一些。”昨日,国泰君安金融业分析师伍永刚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而在业绩上,李礼辉、朱民都屡次微笑表示:“预计中行今年的持续增长应该有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