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hangju id=zoom> 对中国政府最近宣布实施的钢铁、汽车、石化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不少业界人士认为是刺激内需、消化过剩产能的经济刺激计划,但摩根士丹利的研究报告却持另一种观点。昨天下午,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称,产业振兴规划 “旨在进行供给面调整的政策措施,其主要目的是在政府的引导下,实施有序的产能压缩。”原因有两点:首先,这些产业振兴规划涉及制造业几乎所有的重要部门,通过刺激需求来“振兴”如此广泛的行业部门不啻于刺激整体需求。其次,从宏观调控的角度来看,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适合于短暂的周期性经济衰退。但如果负面需求冲击力度大,持续时间长,刺激需求措施只会使不可避免的产能压缩永久存在下去,而不会有助于实现相机抉择宏观调控的传统目标--“熨平”短期的波动。“产业振兴规划”正是政府压缩现有产能的系统性努力的一部分,并与刺激需求措施互为补充。报告指出,这些产业振兴规划的实施细则有望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公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