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A股市场出现黑色星期一的走势,盘口显示,银行股仍然是多空双方角逐的焦点,其中中国银行、中信银行更是如此。那么,如何看待银行股的如此走势特征呢? 多空激烈角逐 银行股是近期A股市场的焦点话题,因为A股市场后续能否有进一步的涨升空间主要依赖于银行股等基金重仓股能否顺利接过市场热点的 "接力棒"。因此,上周各路资金,包括基金、游资云集银行股。 但由于游资热钱的短线思维仍占据着主导,所以,他们在略有盈利之后就考虑到减持。不过,基金等机构资金仍愿意中长线持有业绩相对确定增长的银行股,因此这两类资金在昨日盘中展开了博弈。如中国银行,该股在3.59元一线放出巨量,抛单沉重,但接盘也很踊跃。可惜的是,后续买盘力量不振,空方略占优势,故该股在午市后出现一波下跌走势。 中信银行的多头力量略强硬一些,一方面是中信银行的可流通市值略低,另一方面是中信银行也存在着较强的题材溢价预期,包括中信集团进一步整合旗下的金融资产,以及其管理优势有望吸引外资股东进一步增持,因此得到了资金的青睐。 业绩增长可期 现在的问题是,银行股能否强势延续呢?对此,笔者看法相对乐观,一是因为银行股的目前估值并未高企,不少银行股的动态市净率在2.5倍左右,动态市盈率不到20倍。二是因为相较全球其他股市的银行股来说,更具有投资引力,因为A股市场银行股背靠的是一个生命力旺盛的、蒸蒸日上的中国宏观经济,所以,长期增长趋势较为明显。 更何况,银行股业绩的中线增长趋势也较为乐观。有报道称,今年1月份,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1.62万亿元,创出历史新高。2月份的数据虽然未出台,但仍有望超出1万亿元。而且,有报道称"据透露,目前四大国有银行的信贷投放基本完成全年目标的20%。多家银行表示,今年一季度将完成全年信贷增长目标的40%-45%"。 这些信息显示出银行股2009年业绩增长预期渐趋强烈,毕竟目前银行股的盈利模式主要是存贷差。 关注两类银行股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银行股已进入到活跃期。有两类银行股的机会或更明显一些。一是小非减持压力有所减轻的个股,如兴业银行、交通银行等,此类品种基本面尚可,且存在着业务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在化解小非抛压之后,估值优势明显,故未来的投资机会有望显现。 二是中小市值银行股。他们的优势在于规模扩张,尤其是中信银行、华夏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等,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的未来似乎更可期待。中信银行在昨日的逆势涨升说明资金深度介入,短线较为乐观。而华夏银行则在于新近增发所募集资本金相对乐观,可能带来新的投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