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缓行”迹象似乎越来越明显。 昨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式上做政府工作报告,而报告中没有出现有关“创业板”一词的任何表述。虽然会场同时发放的发改委报告中提到“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积极稳妥推出创业板,进一步完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和债权融资的市场制度和环境”,但由于更为关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出现“创业板”的表述,这使得市场对于创业板推出的预期再次被推迟。 推出创业板会否分流二级市场资金影响稳定,如何看待风险问题?深圳证券交易所理事长陈东征周三在出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分组讨论的间隙,回答《第一财经日报》上述提问时表示,创业板推出的确有风险,但是“眼前局部的风险必须要有勇气承担,深交所也愿意承担这个责任!”他以立军令状的坚决之态说道。 陈东征自2001年来一直在筹备创业板。据消息人士向本报表示,目前为创业板准备的上市资源有500多家,每家业绩均远高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管理办法》所规定的上市所需硬性财务指标。 在昨日听完政府工作报告后步出大会堂之时,陈东征不愿意评论他所听到的变化。“这能代表什么呢?提与不提有很大区别吗?推出创业板,总理去年已经说过了。”他摆摆手,转身离去了。 创业板被视为高新技术的中小企业融资的新型平台,这一作用在当前越发凸显。今年一二月份贷款狂飙数万亿元,但许多中小企业反映“没有沾光”,“贷款难”仍是老问题,它们期待登陆创业板。 陈东征周三在政协会场时表示:“对于银行来说,给中小企业发放信贷的最大风险是,拿什么来担保?当中小企业股份制改造甚至上市以后,银行可以给其做股权质押贷款,对高新技术企业支持非常大。”银行业人士也表示股权变现快,若中小企业贷款出现问题可及时平仓。 对于去年并未落定的深交所、证监会创业板发审权之辩,陈东征周三表示:“发审权本来就在证监会。”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态度转变,此前对于创业板发审权到底是落地深交所还是深交所证监会共执,争议很久未有定论。 陈东征把自己形容为挖渠工,“我们现在是把渠挖好了,等水来。创业板的推出就是水到渠成。”而证监会市场监管部副主任欧阳泽华周三亦对媒体表示,创业板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准备就绪。 创业板的东风到底何时吹起?何时才是推创业板的“合适时机”?没人能够给出一个明确的时间表。与去年回答问题时之干脆利落相比较,陈东征再三斟酌之后谨慎答道:“希望今年创业板能够推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