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之声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股票之声 首页 数据分析 查看内容

策略 抄底25只翻番股票(名单)

2011-5-12 08:0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283| 评论: 0|来自: 股票

  [核心提示]2000点之下,中小板个股赚钱效应可谓泛滥。非存在系统性行情下,活跃的往往是中短线资金,最适合的流向就是进入中小盘股,大资金不可能轻易进入股市。   导读:   [市场现状]   2000点之下中小板逞威 25只个股同期股价翻番   5年回顾:回报前4全是中小板 首发PE30倍最佳   [板块分析]   中小板走强具备基本动因   部分中小板个股一览   中小板四大优势   "三高"已成当前中小板特征   [投资策略]   中小板牛定律:流通盘小于3000万 次新股最易爆炒   买卖双方拉锯中小板:2009两条线索和两大风险   2000点之下中小板逞威 25只个股同期股价翻番   中小板ETF陷入尴尬。   当 中小板指数在短短两个多月时间涨幅超过50%,25只个股同期股价翻番,东方雨虹和川大智胜(002253)两只次新股三个月里上涨幅度超过200%之时,人们不禁发出感叹:"这是熊市吗?"   2000点之下,中小板个股赚钱效应可谓泛滥,但2000点之上还会如此吗?抑或牛年来临之时,中小板个股还能牛气冲天吗?有分歧才能带来机会,是搭上还未起飞的火箭还是空抬轿子?买卖双方对此争议不断。   非系统行情下中小板机会值得重视   中国卖方机构前瞻性虽总是显得不够,但分析所以然却能显得井井有条。   申银万国市场研究总监桂浩明近期力挺中小板个股:"从近期行情看,显然市场已经进入到以对中小盘股投资为重点的行情之中,资金流向也显示中小盘股的换手率明显要高出大盘股不少。"   他认为,对于现在的这波中小盘股行情,应该引起重视。"原因之一就在于,对整个2009年来说,市场恐怕很难出现系统性的上涨机会,多数与经济波动节奏联系紧密的强周期行业恐怕都缺乏大的上涨机会。大盘股大多数属于强周期行业,特殊的市场环境使得今年大盘股的处境相对于中小盘股来说,要困难不少。反之,虽然外部经济环境严峻,但是对于 中小企业来说,只要应对得法,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此而蒙受的冲击,毕竟船小掉头快。"   "原因之二,现在国家为刺激经济增长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这些政策的起效会有一个过程。对中小企业来说,如果能够受益,相对来说就有可能因此而极大地改变面貌。而大型企业因为规模原因,政策要真正对其产生作用过程会比较长。所以总体来说,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对于质地优良的中小企业来说,其运行的主动性是最高的。相应的,在资本市场上也就自然会出现中小盘股表现比较好,容易为市场资金关注的局面。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局面的出现是有其合理性的,并不完全是投机。"   从市场的角度分析,桂浩明认为在不存在系统性行情情况下,大资金不可能轻易进入股市,活跃的往往是中短线资金。   基金摇头:当心踩着地雷   虽则如此,记者采访的结果是,以基金为首的机构投资者仍然谨慎待之,这和基金向来比较少沾染中小板有关。   万家基金投研部认为中小盘股票前期涨幅较大,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二个因素是在宏观财政政策的刺激下,相对于大盘股来说,中小盘股票的题材支撑会相对多一些,这也刺激了中小盘股票的股价上涨。   该基金投研部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这种上涨前期已经持续了几个月,从未来一段时间来看,大盘蓝筹的机会相对会更大一些。原因是,经过近几个月持续的降息,目前,市场的流动性已经明显得到改善,这些释放的流动性需要选择一个出路,而中小盘股票前期涨的太快,安全性相对来说不如大盘蓝筹。"   "另外,中小盘股票目前还面临一个业绩下滑的问题,近期出来的上市公司业绩快报显示,很多中小盘公司2008的业绩均较之前的预测出现了下滑,而大盘蓝筹的业绩风险则相对小些。当然,这只是从整体来说,不排除个别业绩表现特别出色,持续高增长的中小板公司。另外,从大类资产配置上来说,大盘蓝筹股目前对于释放的流动性来说也是相对有吸引力的。"   而前QFII基金经理陈家琳(现私募基金经理)对于中小板个股在2009年余下时间的整体投资机会同样并不十分看好,他告诉理财周报记者:"首先股市总体环境2009年肯定不理想,在如此背景之下,大市值个股与宏观经济息息相关并不容易推动,而中小板个股透明度不高,并且前期跌幅较大,所以在近期有较大的上涨空间。但我们必须警惕的是中小板个股业绩地雷也许会较大盘蓝筹股来得更多。" (.理.财.周.报.) 々   5年回顾:回报前4全是中小板 首发PE30倍最佳   大盘在见重要底部以来,中小板指数涨幅超过了30%,而大盘指数上涨幅度不到20   2005年6月7日收盘,中小板指数(399101.SZ)推出,基点定位1000点。当年12月1日,中小板指数正式上市,以1438.99点开盘。   随后的三年多时间里,作为首个全流通的板块指数,中小板指数显得相对特立独行:在大盘一往无前时,中小板显得羞羞答答;而当大盘陷入泥沼,中小板往往成为做多资金撬动大盘的杠杆。   历史数据显示,中小板股票的走势在市场向好之时往往强于大盘。在中小板创立至今,累计回报率最高前4只股票全部来自中小板。   中小板有的时候也会成为大盘的领先指标:2007年10月16日大盘见顶前6天,中小板指数就见阶段性重要顶部;而在大盘2008年初反弹至5500点上方时,市场资金的减少使得做多动能主要对准了资金需求较小的中小板,中小板指数也创出历史新高,于1月15日见顶,同样6天后的2008年1月21日,大盘迎来了瀑布式下挫。   2005年12月1日-2006年12月31日   关键词:先扬后抑   从确定基点到正式上线的不到半年时间,中小板指数模拟期间涨幅高达43.9%,而同期大盘的涨幅不到10%,远远弱于中小板。   不过随着牛市行情的逐步确立和市场增量资金的放大,中小板慢慢满足不了资金的需求了。   在牛市初期,大盘蓝筹股是绝对的主力。2006年上半年有色金属股带领大盘冲破了1300点的铁顶,下半年银行股拽着上证综指一路狂飙。   反映到盘面上,2006年底基金持股市值前五位招商银行(600036.SH)、中国石化(600028.SH)、贵州茅台(600519.SH)、万科A(000002.SZ)和民生银行(600016.SH)在2006年下半年都进入了一个快速上涨的时期,众多的基金重仓蓝筹走出了翻倍行情,地产股泛海建(000046.SH)以年涨幅632.4%傲视群雄。   此时,除了伟星股份(002003.SZ)、苏宁电器(002024.SZ)外,大多数中小板个股都波澜不惊。   显然,前期大盘股的低估和价值投资在A股市场声势的确立,让羽翼日丰的基金选择了容量较大的个股。而中小板前期过大的涨幅,也让投资者对追高选择了谨慎。   2006年下半年中小板出现调整的最重要原因就是近期中小板新股发行速度较快,整体价值有被高估之嫌。   当时,中小板正处于飞速扩容的时期,理财周报记者粗略统计发现,从2006年5月市场IPO恢复至当年年底,平均每4天就有一家中小企业过会,而证监会推行的简洁、快速的上市准入制度和融资程序,大大提升了中小企业上市速度。   典型的例子是当时发行上市的德润电子(002055.SZ)、雪特莱(002076.SZ),这两家公司从提交材料到完成发行上市,不过用了百余天时间。   中国特有的发行制度使得许多新上市的中小板公司在上市首日便透支了其未来的成长性,这使得它们在上市后对中小板指数形成拖累。此时的典型例子是"新老划断第一股"中工国际(002051.SZ),该股上市首日最高摸至50元,其发行价不过7.40元。由于涨幅过猛,中工国际随后一连录得5个跌停板。高开低走基本上成了当时中小板新股上市之后的"规律",这种恶炒的风气也在某种程度上压制了整个板块的表现。   另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则是如今令投资者谈虎色变的"小非",随着众多中小板上市公司上市时间超过1年,很多"小非"选择了兑现。   以中小板第一股苏宁电器为例,四位发起人股东之一的赵蓓在2006年下半年累计抛售2412.52万股苏宁电器,套现8.278亿元。"小非"的急切套现虽然事后证明在时机选择上并不明智,但在当时无疑动摇了中小板的军心。   2007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   关键词:年内翻番   2007年的股市有两个特征,一个是上半年的垃圾股行情,中小盘股完胜大盘股;另一个是利空突袭,牛市终结。   随着中小板2006年年报和2007年一季报的出台,中小板的成长性再度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中小板指数突破近半年的整固形态,发力上扬,截止大幅上调印花税的5·30前夜,中小板指数再次将大盘甩在了身后,年内成功翻番。   上图显示,在中小板指数节节逼近大盘指数的当口,上调印花税给了中小板狠狠一棒,中小板的上涨被当做"垃圾股行情"予以终结,价值投资再次在A股大行其道,大盘奋力上扬,中小板指数却是步履蹒跚,随着大盘的见顶,两者之间的偏离达到历史最高。   过大的偏离值也让中小板迎来了新生,2007年12月25日,中小板指数逆势创出新高,首次站上6000点,并在随后几天加速上扬,A股"八二行情"明显。   在市场无力承受约70倍的动态市盈率背景下,大盘终于见顶,而被3年牛市养肥的游资发动了"八股"行情。创投、农业和奥运概念股新高迭创,中小板指数同时跟风上涨。   而举起领涨大旗的就是集结各种热门概念的全聚德(002186.SZ)。   尽管有深交所的无数警告和多次停牌,全聚德仍在9个交易日里走出了8个涨停,大大振奋了中小板的士气,中小板指数迅速和大盘指数接轨。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宁波银行(002142.SZ)2007年7月登陆中小板,打破了总股本1亿股以下来深市、1亿股以上去沪市的"潜规则",这对中小板的制度性建设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々   2008年1月1日-2009年1月14日   关键词:跑赢大盘股   2008年是大盘单边下跌的一年,年初中小板的抵抗很快淹没在疯狂的下挫中,迭创新低。   从走势对照图上可以看出,中小板指数与大盘指数在2008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基本重合,这与整个市场普跌的格局相符合。   一直以扩容能力强著称的中小板在2008年也遭遇了上一轮熊市同样的尴尬,就是新股的暂停发行。自从9月25日华昌化工(002274.SZ)上市后,新股发行就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而已发行的次新股同样处境艰难,大洋电机(002249.SZ)上市首日涨幅不足10%,并且在第二个交易日便跌破了发行价。   新股上市定位较低和随后的迅速下跌使得中小板的个股普遍面临着低估值的问题,加之没有历史包袱,交投活跃,中小板重新成为了市场的选择。   10月28日,大盘指数与中小板指数同时见阶段性重要底部。12月3日,继中国南车(601766.SH)后,东方雨虹(002271.SZ)首先创出中小板个股新高,华东数控(002248.SZ)、川大智胜(002253.SZ)、鱼跃医疗(002223.SZ)、法音数控(002270.SZ)等都走出了熊市牛股的行情。   显然,在大熊市的当下,中小板公司的成长性和股本扩张能力再次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更重要的是,中小板企业在2008年的经营业绩要比主板公司好得多。   截至1月14日,在先期发布业绩预告的579家上市公司中,中小板上市公司共有274家。   中小板中发布利好类预告(大幅上升、预增和扭亏)的占55%,发布利空类预告(预亏、大幅下降、预降)的占29%,变化不大的占16%;而主板上市公司中发布利好类预告的只占31%,发布利空预告的占到了64%,变化不大的占5%。   中小板企业业绩的优良直接体现为抗跌性,大盘在10月28日见重要底部以来,中小板指数涨幅超过了30%,而大盘指数上涨幅度不到20%。   中小企业板股票最近三年来不同阶段的行情表现   1、2005年6月6日大盘见底,随后一天,中小板指数基点推出。作为第一个全流通的板块指数,中小板引发市场炒作热情。   直到当年12月1日正式上线,中小板在这个"模拟"期间累计上涨43.9%,远高于大盘不到10%的涨幅。   2、由于2005年年报和2006年一季报亮丽,中小板乘胜追击,2006年3月到2006年6月30日,中小板指数上涨55.32%,同期大盘上涨幅度只有28.73%,华兰生物(002007)等绩优股的涨幅则更大。   3、2006年下半年,随着中工国际上市,中小板迎来了企业上市的热潮。而与此同时,主板二级市场热炒蓝筹股,大市呈现二八格局,中小板指数走势处于停滞期,从7月至12月,中小板指数上涨还不到200点,远远落后于大盘。   4、2007年上半年,中小板2006年亮丽年报的推波助澜,每天大量的新增资金在2007年上半年将中小板的炒作演绎到极致,大量个股走出数倍行情,2007年两市第一牛股鑫富药业(002019)从年初到5月29日,涨幅高达616.19%,而中小板指数也走出翻番的行情。   5、2007年"5·30"后至11月份,两市价值投资盛行,中小板的炒作被当做"垃圾股行情"予以终结,部分个股提前大盘见顶,交投日益萎靡,中小板暂时被人遗忘。   6、2007年11月至2008年1月,中小板逆势创出新高,全聚德9个交易日报8个涨停,鑫富药业营造双头的右边,成为2007年A股市场除ST类个股外涨幅最大的个股。   7、2008年2月至2008年10月,中小板指数与大盘指数高度吻合,基本处于单边下跌状态,新股发行从放缓到暂停,新股首日上市个股涨幅越来越小。   比如说,川润股份和水晶光电在2008年9月19日上市,恰巧遇到政策利好,遭遇爆炒,但随后双双迎来10个跌停。   8、2008年11月至2009年1月,股市反弹,中小板指数上涨超过30%,东方雨虹、川大智胜等次新股创出历史新高,吸引了大批短线资金对中小板进行轮番炒作,主板个股受年报地雷影响,热度远小于中小板。(.理.财.周.报.) 々   中小板的四个优势   财富证券的分析师谌谆认为2009年度中小板投资至少具有四方面优势:"蕴涵高成长性中小企业;中小板部分公司受经济下行周期环境影响小;短期限售解禁(反思"解禁之重")供给压力小;同时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上述结论不同于桂浩明,而是建立在对中小板上市公司历史相关数据的量化分析基础之上。该券商近日取可比中小板2005年创立时61家上市公司2005年前三季度数据至2008年前三季度相比较,中小板61家公司的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47.01%,同期不含中小板的1284家A股公司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只为27.04%。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小板企业表现出明显的成长性优势。   从对经济不景气受影响程度而言,中小板公司去年第三季度平均实现营业收入3.4亿元,同比增长25.14%;平均实现净利润2452万元,同比增长 11.54%,而A股1598家可比样本公司净利润同比减少13.11%,数据表明,相比大型公司而言,中小板公司受经济景气下行影响要弱。   另外,2009年中小板和A股股改限售解禁股分别为3.7亿股和2041亿股,全部限售解禁股分别为83亿股和 6769亿股,二者相差悬殊,相较而言,中小板承受的解禁供给压力可忽略不计。   "三高"已成当前中小板特征   目前,高市盈率、高换手率和高涨幅已经成为中小板的基本特征。围绕中小板年报高送转预期的炒作也成为当前投资的一条主线。每股净资产、未分配利润较高、年报预喜、涨幅相对不大的个股仍值得关注。但在目前经济前景不乐观,市场炒作偏于短线的氛围下,游资高位获利后也有着强大的套现欲望。因此,中小板在进入加速上涨后,其阶段性的泡沫也正在产生。这种"加速"随着涨幅较大个股大成交量的出现而距其见顶的时间越来越近,此时投资者应谨慎对待该类个股的追涨。   对于追高的投资者来说,平时操作中必须养成及时果断的原则,否则很容易套在高高的"山冈"上。当然,随着最近围绕年报高送转炒作的退潮,部分成长性逐步突出、有持续扩张能力、已树立良好市场形象的公司将具备中线反复向上机会。(.上.海.证.券.报.) 々   中小板走强具备基本动因   历史经验表明,伴随熊市底部的到来,大牛股往往在中小市值股里诞生。全流通后市场博弈关系变化,大盘股由于要面对超大规模资金的非对称博弈,一般中小资金胜算不大;而中小板股票由于上市时间不长历史负担较轻,新募资金逐步产生效益,企业去库存化过程更快,销售更灵活,走出困境难度更小,股本扩张能力也强。另外,背靠实力控股股东的重组预期也是其一大看点。   因而,在2009年经济疲弱背景下,具高成长潜力的中小市值股可能有更好表现,特别是自身增长确定、受惠国家宏观拉动和结构性调整的公司,如电力设备、基建、医药等行业。从影响股价基本因素分析,业绩预增50%以上的88家公司中,中小板有33家;2009年A股全年解禁6889亿股,中小板仅解禁83.17亿股,压力不大。另外,由于中小企业相对处于成长阶段股东多为战略投资者,即便解禁但在现今扶持政策下套现并非最好策略,如金风科技(002202)等中小板股就在解禁后持续大涨。而中小板市值规模小炒作所需资金不大交易成本相对较低也会吸引大量游资流入。再加上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适时推出创业板的呼声不断。而推出创业板、针对中小企业的重点帮扶措施等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尽管2009年不少中小企业仍在"风雨"中飘摇,但有了政策护佑,前景依然向好。作为与创业板特征最接近的板块,主力对中小板的炒作不排除是对创业板的预演。   中小板个股一览 <CENTER><IMG src="http://img.cfi.cn/readpic.aspx?imageid=20090119000088"></CENTER> 々  中小板牛定律:流通盘小于3000万 次新股最易爆炒   历来A股市场反弹中的个股炒作力度都是惊人的,自2008年10月28日大盘指数和 中小板指数双双见底以来,中小板ETF成为了短线资金的主战场,各路游资疯狂接力,股价也是新高迭创。   从行情确立的11月7号开始计算,截至1月7日,川大智胜、川润股份、东方雨虹、水晶光电、华东数控等17只中小板个股涨幅超过100%,涨幅最大的是川大智胜,上涨197.53%,紧随其后川润股份、东方雨虹均为上市不久的次新股。   并不是所有个股都走出像东方雨虹那样翻三倍的疯狂走势,仔细甄别发现,游资在炒作标的的选择上大有文章。   受业绩影响较小的小盘次新股或者直接受益于政策的绩优小盘股以其独特优势成了游资炒作的重点,也占据了近期强势翻番股票的大多数。   小盘、股性、股东结构都是资金选择的重要依据,再辅以政策题材,如直接受益于4万亿政策的 智光电气(002169)、有重组题材的ST张铜等都成为爆炒的对象。   游资选股:次新、小盘、非基金重仓   有经验的投资者会知道,当大盘向好而市场缺乏热点时,不少资金就会转向炒作次新股,小盘次新股以其高成长想象空间和炒作相对透明而备受市场资金青睐。熊市大盘企稳反弹,它们往往也会成为反弹的先锋。   在熊市期间上市的次新股一般由于市场低迷而定价较低,具有估值优势,部分新股水晶光电、川润股份等在上市后又经历暴跌,估值优势已非常明显。而临近年关,次新股一般还具有高送配题材的预期,这是"年报行情"炒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一波由政策推动、游资炒作主导的行情。通常游资选股会考虑三个重要条件,就是小盘、次新、非基金重仓。小盘股流通市值低、股性活跃,基金、保险等大资金的资金优势在小盘股上无法发挥,易于游资控盘炒作;次新股由于没有历史包袱,上方抛压有限,较容易触发炒作热情;没有基金深度介入的股票,游资炒作就不会遭遇大资金的伏击,也容易对倒做盘,拉升时上方没有抛压,容易吸引跟风盘。   翻番牛股启动时流通市值基本在4亿内,盘越小越易受到爆炒。上涨幅度排名靠前的川大智胜、东方雨虹流通盘分别只有1300万股和1320万股,是沪深股市流通股本最小的两只股票,低点启动时流通市值分别仅1.2亿和1.5亿元。   以东方雨虹为例,该股于2008年9月10日上市,开盘报20.98元。之后一路下跌,最低跌至11.89元。之后开始步入上升通道,12月3日,东方雨虹成为中国南车之后第二只创出历史新高的个股,而炒作并未就此结束,经历了短暂的空中加油,东方雨虹继续巨量换手拉升,并于1月13日创下39.11元的高点,较最低点涨幅超过3倍。   沾边政策,上涨更猛   一波由政策推动的行情中,表现最好的自然包括直接受益于政策的个股。除了"次新+小盘"为个股炒作的条件外,和相关政策沾边也是个股上涨的重要驱动力。   比如东源电器、 三变科技、科陆电子等均受益于国家2009和2010年新增6000亿元加强城乡电网投资计划;江南化工(002226)、华东数控等受益于国家基建投资;以纺织品生产或贸易为主业的飞亚股份(002042)受益于对纺织业振兴计划越来越强烈的预期等,这些都成为游资爆炒的题材。   以科陆电子为例,根据国家电网的有关规划,未来三年内,电网系统内电能表和用电管理系统的建设投资金额高达800亿元。这对于在用电管理系统领域和标准仪器仪表市场分别有20%和30%左右市场占有率的科陆电子来说,意味着公司生产的用电自动化管理终端和载波表市场将面临一个爆发式增长的市场。4万亿投资拉动内需政策一出台,科陆电子立即遭遇爆炒,从低点到高点,股价几乎翻了三倍。   基本面与传闻助力炒作   除了受益于政策、小盘等特征之外,许多翻番小盘股还具有基本面上的优势。毕竟太垃圾的个股难以吸引跟风盘。游资关注的这些公司一般主营业务突出,精划细分行业,细分市场占有率高,在近期业绩表现良好,或是具有长期扩张潜力,而且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股价和流通市值都已达到低点。   例如江南化工专注于生产乳化炸药,在基建投资扩大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发展前景广阔。公司最大客户海螺水泥(600585)、 马钢股份(600808)是4万亿政策的主要受益者。近年来江南化工营业收入增长与基建投资增长有较高的一致性。日信证券分析师祖广平预计2008-2010年公司净利润将保持每年25%以上的速度增长。而江南化工自2008年5月上市后的5个月间,股价由首日开盘价的25元跌至7.11元,已跌去七成多,相较发行价12.6元也已去将近一半,陷入估值低谷。   相较而言,安徽的另一个炸药股 雷鸣科化虽然流通股本不过5513万,但雷鸣科化主要是为淮北煤矿做配套炸药的,煤矿由于并未受益于政策利好,2009年的预期有限,因此游资对雷鸣科化的炒作力度明显不及江南化工。   除了题材推动外,个股的上涨也"催生"出各种概念。东方雨虹在上涨过程中被传言将会像 苏宁电器那样开始疯狂的销售网点扩张,这也成为游资继续"击鼓传花"的理由。(.理.财.周.报.) 々   买卖双方拉锯中小板:2009两条线索和两大风险   陈认为该板块在2009年会有不少投资热点,但仅是投机的机会而已,他提醒投资者追高的风险。   同样的,著名市场人士、神州创投总裁丁福根告诉理财周报:"中小板炒作的问题,不是怎么炒,是为什么要炒。就是市场没得做,去中小板炒作机会,炒作人气,一直炒到最后一个人接棒,不过从目前来看,时候还没到。"   这使得市场对中小板既爱又恨,尤其是机构投资者。据理财周报了解,现在许多大资金在做的是一件事情,是在中小板中寻找下一个苏宁。有没有可能找出来呢?   "我觉得是有的,我认为集中在3G板块,这可能是下一波行情最重要题材。"丁福根说,"中小板中有这样的成长股,值得投资者去寻找。"   而谌谆也给出了2009年中小板公司的投资路径:一是选择自上而下的经济状况、经济政策使得部分行业公司具有弱周期的防御性特征,部分行业主题公司受益于政策的反周期调控和经济结构调整;二是选择自下而上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成长性公司。(.理.财.周.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2024年5月31日最新敬告:文明发帖】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票之声 ( 京ICP备09051785号 )

GMT+8, 2025-7-13 19:54 , Processed in 0.041792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