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软不堪的市场让包括私募股权巨头KKR、奢侈品制造商Prada、德国最大铁路运营商Deutsche Bahn在内的诸多大公司,将IPO日程一延再延。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IPO规模同比骤降72%,跌至5年的新低。不但这样,如果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这种状况似乎还在延续。 “在这种大环境下,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谈论何时能上市的问题都是毫无意义的。即便主要的股票市场开始转牛,IPO市场也将至少再萎靡几个月,才可能重回正轨。”Hoover’s IPO专家Tim Walker说。 如果不是大峡谷教育公司去年11月首发上市,美国将面临整整5个多月的IPO“零蛋”纪录。 Bernstein研究公司的分析师们在最新的报告中认为,美国IPO市场直到2010年都将难以见底。“我们预期今年IPO总量将再下滑25%,明年还将下滑10%。” 几乎所有的分析师都一致认为,能够最早打破欧洲IPO市场坚冰的公司,将是那些防御性行业的大型企业,如公用事业、电信和医疗卫生巨头等。 摩根士丹利欧洲股票市场主管Emmanuel Gueroult说:“能够重新打开IPO市场大门的,将是有丰厚现金流产出的防御性资产,我们称之为‘可预期公司’,因为投资者能找到他们所想要的东西:安全和实在。” 和欧美的情形类似,新兴市场的IPO前景同样艰难。业内人士认为,新兴市场IPO的复苏更将滞后于美国和西欧市场。在新兴市场最核心的亚太地区,分析师们均认为2009年的IPO活动不容乐观,“2007年创纪录的募资1065亿美元将难以逾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