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hangju id=zoom> 周一晚间央行再次降低存贷款利率0.27个百分点和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本次降息是9月后的第五次下调存贷款利率,也是距11月26日大降1.08个百分点之后不到一个月时间的又一次降息,显示央行利用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决心。然而,市场投资者对于此次降息的反映却出乎一般投资者的预计,大盘在趋于稳定时再次遭遇重挫。至收盘,沪深两市分别下跌90点和342点,下跌幅度达到4.55%和4.69%。我们认为出现如此下跌除了市场本身累积一定收益需要了结外更是降息力度不如预期所造成的。 应该说,此次降息处于CPI和PPI大幅回落,宏观经济快速下滑的时间点上。本次降息后一年期存款利率由2.52%降至2.25%,一年期贷款利率将由目前的5.58%下调至5.31%。纵观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的减息措施,如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已经下探至0.25%,市场中普遍认为中国利率有巨大的下调空间,因此普遍预期减息应在0.54个百分点之上。0.27%的调整结果使得市场预期落空,投资者本身脆弱的心理再次遭受打击,重挫也成为必然。在板块上,餐饮旅游、轻工制造、有色金属、电子元器件跌幅较大。而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板块的大幅下跌,大批的地产公司跌幅超过9%,反映出市场对于此次降息的不满。对于房地产等这些高融资行业来说,0.27%的下调显然也不能起到“救火”的效果。而金融板块的下跌,从基本面上看,此次降息虽然未能降低活期利息,间接缩小了银行短期存贷款“利差”,但是并没有实际打击银行的利润,我们认为应该属于市场利用该板块的权重做空市场的结果。此次降息之后市场“暴跌”的状况,使得我们不得不对反弹的行情以及未来市场走势再次做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首先,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迅速,恶化的速度明显超出预期。从已经公布的11月国内经济数据来看,CPI、PPI继续大幅度回落,固定资产投资显著下降,11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下降至23.7%,较10月的24.3%回落,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也大幅放缓至5.4%,为14年以来最低。对外贸易上,11月出口同比下降2.2%,表现为10年来最差,显示国际市场在次贷打击下消费能力大幅度下降。而粗钢产量、发电量、汽车产销量等指标上也呈现负增长。此外,货币供应量M1、M2也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落,显示资金流动性的快速降低,整体经济的“冷却”超过市场预期。这一系列的指标清晰的表现国际金融危机已经通过实体经济影响到中国,加上国内经济本身的结构性问题和多年来重数量、轻质量的投资方式使得本次经济的调整来势异常猛烈。虽然政府做出两年4万亿的经济刺激方案,并力争在最快的时间内推出,但是这些投资毕竟不是“灵丹妙药”,实际效果需要一定时间显现,对整体经济的间接效应更不是短期内能够看到,因此,我们认为宏观经济在未来的6个月中将继续下行,数据将有可能持续恶化。经济刺激的效果最快也只能在09年下半年才能逐步体现。 虽然中国宏观经济有着极大的困难,但是对于A股市场的中长期走向,我们并不完全悲观,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政府对于国内经济的掌控能力要远远强于西方国家,中国经济的核心部门仍然多为国有,中国自身的金融体系并没有遭到金融危机的破坏,加上固有的高储蓄率和政府强大的决心,辅以适当的政策将能够有效控制调整带来的破坏。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保增长、促内需”以及2009年GDP增长8%成为新的目标,我们预期09年1季度将成为各种新经济(<A href="http://f10.1234567.com.cn/jjjz_310358.html" target=_blank>净值</A>,<A href="http://f10.1234567.com.cn/310358.html" target=_blank>档案</A>,<A href="http://fund6.eastmoney.com/310358,jijin.html" target=_blank>基金吧</A>)政策推出的密集期。而CPI和PPI的下落也为央行继续降息和准备金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些政策的推出将在市场投资者中产生短线冲击效应,政府的支持也将强化投资者的信心。 其次,从市场估值角度观察,A股市场已经处于周期性底部。从A股市场的历史来研究,市盈率在10倍上下到70倍之间区间呈现周期性波动,这种波动的幅度远远超过成熟市场,体现A股市场明显的投机性。从目前来看,A股估值在1600点时已经触及周期底部,也就是说,现有市场的下跌已经基本完成市场本身周期性的需求。如果将A股估值和宏观经济相挂钩,我们认为累计超过70%的下跌显然已经远远超出实体经济下行所可以提供的借口,纵观A股的历史甚至大萧条时期的美股道指也未见短期如此的跌幅。更可以说,在理性下跌和非理性下跌的联合作用下,A股已经完成了对宏观经济2009年甚至2010年的反映。从宏观经济的角度,A股明显已经处于超跌状态。除非宏观经济出现超出意料的下滑,未来出炉的数据不会对市场构成明显的威胁。 再次,从中国市场和周边市场的比较来看,A股具备独立走稳的可能。我们认为A股具备和美股脱钩、独立走势的各种条件。原因在于:美股受美国实体经济下行的影响加上目前跌幅有限,下跌的空间非常巨大,而中国政府对于经济的调控能力是西方国家所不具备的,并且中国经济依然是目前全球最具增长力的经济体,从整体看相对健康,且国内市场尚有巨大的空间未开发,加上 A股调整幅度已经较为充分。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经济根本的问题在于结构的失衡,但是该问题属于“慢性病”,短线对于实体经济的打击有限,调整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这一问题对于市场的影响是有限的但是长期的。 操作上,我们认为投资者在此时首先不能过于慌乱,从上述分析看出大盘已经处于底部区域,连续大跌的可能非常有限,频繁的增减仓只会增加损失。其次,我们仍然推荐医药、商业连锁、电气设备、旅游、家电、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板块,短线来看这些板块依然主力资金高度聚集的地方。第三,要注意把握宏观经济的走向,虽然我们认为目前大盘已经相对超跌,但是如果宏观经济出现预期外的变化,必将导致市场的连锁反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