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hangju id=zoom> 郭光琛 渤海证券福州营业部分析师(以下简称“郭”) 傅宁辉 海通证券福州营业部(以下简称“傅”) 陈 勇 齐鲁证券湖东路营业部(以下简称“陈”) 张 晶 新时代证券福州营业部分析师(以下简称“张”) 陈 林 金牛投资咨询公司企业研究员(以下简称“林”) 卢文伟 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总部投资总监(以下简称“卢”) 刘新勇 华安创新(<A href="http://f10.1234567.com.cn/jjjz_040001.html" target=_blank>净值</A>,<A href="http://f10.1234567.com.cn/040001.html" target=_blank>档案</A>,<A href="http://fund6.eastmoney.com/040001,jijin.html" target=_blank>基金吧</A>)基金基金经理(以下简称“刘”) 王 凯 中信建投研究所投资策略资深分析师(以下简称“王”) 本期嘉宾 本周大势 或维持1900-2100点震荡走势 主持人:本周是今年最后一个整周,能否走出翘尾行情? 傅:未来市场估计还是震荡向下。 从市场资金面来看,未来流入市场的资金还没有大量出现。从技术面来看,当前反弹乏力,后期行情还是持谨慎态度,以逢高减仓为主。指数在2100点有压力,不可小觑。 陈:目前的市场情况是矛盾的,从空方来看,大小非继续减持;从国际上看,原油的降价幅度比预期中大;从利好消息来看,还存在着降息的预期,取消银行营业税等,现在多空双方维持平衡且多方偏弱,接下来将进入1900-2050点间小阴小阳走势,箱体运作还会维持一段时间。 郭:上周指数已经站上了2014点,也就是10日线之上,短期转强,利好刺激政策不断推出,目前大跌的空间止住了,接下来可能在1900-2100点横盘。后市得看成交量是否继续放大,如能保持在500-1000亿之间更好。但大幅上扬的空间不大,年底很多公司做市值,还是会在箱体之间震荡。 林:本周最有可能的是深成指冲击60日均线,延续反弹走势。接下来成交量有望放大,并推动这一轮新的反弹。 关注亚运题材板块个股 控制仓位运作 本周操作 主持人:最近一段时间个股都很活跃,现在有哪些个股或板块值得关注? 傅:医疗医药板块、电力设备板块,还有消费板块。电力设备板块好在还没有放量,一旦放量就意味着有资金出逃。 陈:亚运板块已经开始走出来了,现在一些股票已有表现,后期在局部个股上可能还是有机会的。 张:亚运会时间还早,所以后期还可能有反复操作的空间,值得关注。公用事务中的水务板块也可关注。 郭:还是看好化工股、农药股,这些化工用品很多是用原油做原料的,在油价降低的情况下,出厂价并不会大跌,还是受益的。 陈:从指数看,上周5天都是微涨,指数呈现窄幅震荡,但个股活跃。要把握好节奏,如果出现中阳线就是卖点,出现中阴线是买点,建议控制仓位,三分之一资金小仓位运作更好。 郭:最近的个股操作有个规律,在缩量回调的情况下可介入,出现大阳线可先出,做好波段操作。 2009年A股大势 有望震荡筑底后急速反弹 主持人:转眼就是2009年了,那么明年的行情将如何演绎? 王:一些相关数据表明,从历史趋势上看,企业盈利能力处于2007年上半年之后开始的下降通道,由于和历史低点有一定距离,预期未来仍有下降空间。2008年全年企业盈利可能趋于零增长,最坏的时刻可能还未到来。 预期到明年下半年,整个经济和未来的情况会比较明朗。 卢:我国的历史数据可证明,M1的增长与股市走势正相关,国金融30条也明确提出2009年M2将以17%的增速进行投放,这些资金很有可能部分流入股市,再次上演1999年的5·19行情,走出一波在过度流动性推动下的急速上涨行情。 刘:我对2009年的走势相对乐观。中国目前面临的具体任务就是要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和结构升级,这将决定经济的中期趋势和短波形态,并创造出很多投资机会。 A股未来将还有底部反复震荡和确认过程,但总体看,自2009年开始,长期底部正在逐步显现。未来即使下跌过度,也将是以更高的潜在超额收益作为补偿。 2009年A股投资 以并购重组和内需为主 主持人:明年的投资机会在哪里,如何布局2009年? 卢:2009年会出现的重大主题是并购重组:一来要达到国资委央企减少到100家的目标,还会出现大量的央企间并购重组;二来这波金融危机导致实业经济优胜劣汰两极分化明显,一些行业的龙头企业很可能乘机并购中小企业。 而管理层也表示允许银行对企业并购提供贷款支持政策,这其中就存在很多投资性机会。 此外,2009年是对政策高度敏感的一年,所以投资者要充分关注政策的变动以及由此带来的投资机会,而对因4万亿内需投资而受益的基建、工程等板块,也要注意估值风险。 刘:在资源配置方面,首先那些能提供相对稳定、有竞争力的红利收益率能力的企业将受到更大的重视。 其次,内需导向型企业面临发展机遇,也包括以内需为导向但是通过并购国外先进企业进行产能更新的企业。 此外,新能源和节能减排将是长期主题。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以及由此带动替代的相关材料、装备产业的发展,是一个重大的投资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