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hangju id=zoom> 核心提示:两市股价暴跌,非但没有降低国资整合的积极性,反而进一步刺激了中央和地方的资产整合积极性,这里除管理层整合目标的倒逼外,是否还隐藏着其它的因素。 目前情况显示,上证指数从6000点以上跌至2000点并未妨碍国资整合的决心。反倒是随着股价的暴跌,上至中央企业,下至地方国资,向上市公司注资的热情日益高涨。这一情况在最近得到了集中爆发:川投能源、金牛能源、东方航空以及南方航空等相继公布了国资注入计划,股价均出现暴涨。 实际上,除国资委的政绩压力外,低廉股价和局部充裕起来的资金都是刺激国企加快整合进度的主因,而这实际上属于变相的大股东增持行为。 一、利益是驱动国资整合加速的主因 虽然我们强调,国资委完成整合政绩目标是驱动国资整合的政策因素,这迫使各央企整合方加速整合进度。但实际上在国资整合进入深水区后,地方和企业利益往往成为阻碍整合的绊脚石,那么为什么随着市场股价逐级缩水,各地方企业的整合积极性反而有所提高呢? 仔细分析,我们万隆证券网认为可能有以下两点原因。 首先是国企资金面开始逐步宽松,实际上无论是并购贷款还是央企注资,都是通过资金供应直接改善中央和地方国资企业的资金面环境。我们认为近期国企整合高发和局部的资金面因素改善是有一定关系,这从根本上保障了国资在整合基础上进行资本运作的可行性。 其次,利益从根本上刺激国企整合。排除国资委的政绩整合压力和给各国企管理层施加的相应压力外,当前整个市场低廉的筹码和管理层对股市新定位可能是刺激部分国资开始整合的利益刺激,毕竟这是一项政绩和业绩双丰收的事情。我们可以看到,除以上提及的川投能源、金牛能源、东方航空以及南方航空上市公司外,近期重组的地方国企也都普遍采取非公开发行注资的形式来完成整合,实际上等于央企在低廉的价位直接实施了一次筹码收购行为,也为接下来核心资金的资本布局奠定基础。 二、央企整合=变相增持? 从直观上理解,通过二级市场购入股票才属于产业资本增持。但考虑国内A股的实际情况,产业资本增持的情况可能有多种类型。尤其是国资证券化潜力空间巨大的背景下,通过定向注资扩大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和总股本数,更是实现国资证券化和更加便利购买低廉筹码的变相增持方式。 所以,随着国资注入和更多央企和地方国企定向注资的铺开,实际上就意味着在资金宽松的情况下,大非为代表的产业资本展开实质性的增持行为,这是值得我们重视和关注的。而这种特殊的形式,不容易引起场内参与者的注意,对于有意图进行资本运作的核心资本而言无疑是最便利途径。 三、稳定股市—大小非抛售和整合博弈 虽然中央政府从政策层面重新定调股市,并且将股市的稳定纳入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缺乏实质性措施依然让市场信心短期难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解决大小非问题,市场的稳定就没有任何实质性保障。 而在市场整体利益和国资利益的夹缝中苦苦选择的政策,究竟该如何挖掘出一条双赢的新思路,是政策稳定股市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从这点来看,我们可以将大小非压力和国资整合的动力看做是利益博弈过程中,管理层为缓解大小非造成的不稳定性,会给予相对宽松条件和积极支持的一条新路子,甚至于进一步鼓励相关的资本运作模式逐级展开。 对于投资者而言,考虑09年整体经济大环境不可能过于乐观,并购整合这类题材更乐于为大部分人所接受,也缓和了市场悲观情绪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