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A股市场受到利好政策的影响而大幅高开,但在午市前后公布了不佳的经济数据,大盘走低。所幸在尾盘,3G板块崛起,A股企稳弹升,但日K线仍是一根阴K线。 数据打击多头 对于昨日A股市场来说,市场存在极强的做多能量,主要是因为金融30条意见(详见B4-B5)的深远影响,这不仅体现在其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考虑,还在于落实适度宽松政策直接带来的资金供应的宽松,以及未来经济增长的乐观预期。业内人士将此视为实质性利好。 但陆续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未来经济增长预期虽可乐观,但短线经济运行态势则面临较大的压力。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比上年同期回落11.9个百分点(详见B10)。同时,发电量呈现出负增长。 如此态势显示出今年四季度的相关上市公司业绩或将悲观,基金等机构资金将不敢轻易做多,从而使得银行股等品种在昨日依然不振。而航空运输股的回落也加剧了对经济不振的担忧,因为经济一旦不振,对航空运输公司的客座率有极大的向下牵引力量。 “炒冷饭”兴致不浓 盘口也显示,热点出现了衔接不当的态势,加剧了对于A股市场后续震荡幅度的担忧。 上周末,重组股一度活跃,ST股等品种成为新热点,给市场参与各方形成一个预期:A股市场或进入重组新时代。但昨日ST股大面积跌停,做多激情迅速冷却。只不过,受到实质性利好政策刺激的创投概念股、期货概念股等品种反复活跃,而且3G牌照即将发放的预期也刺激3G板块成为昨日盘面的主流热点。 但一方面由于热点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出现力度较大的转向,使得新增资金应接不暇,加剧了观望心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创投概念股等品种前期曾被反复炒作,对新增资金来说,颇有炒冷饭之感,因此炒作激情不浓。 这体现在日K线图上,就是成交量萎缩。以沪市为例,在上周五还是752.47亿元,到了本周一,虽然指数上涨,成交量却萎缩至566.3亿元。而且午市前的成交量是322.3亿元,午市后只剩244亿元,后续资金的跟进速度明显放缓。既如此,A股市场在午市后的企稳主要是指标股的企稳所致,并非市场已遇到强劲支撑。而经验也显示出,每当午市后的成交量小于午市前,弹升行情就缺乏延续性。 仍可跟踪重组股 因此,利好政策虽有实质效应,但经济数据不振加剧了资金对上市公司年报业绩不佳的预期,基金等机构资金仍保持观望的态势。 如果在本周后续走势中,缺乏新的政策题材刺激,A股或将进一步走低,尤其是不排除沪指在今日考验1665点以来的上升趋势线的可能。 当然,由于目前资金已开始为来年行情做准备,故在主流资金布局来年的背景下,有望产生局部的投资机会,目前笔者认为热点有向重组题材转向的趋势,重组股仍可跟踪:一是ST股的保牌重组;二是同一集团旗下拥有多家上市公司的整合预期,包括央企和地方国企,如太极集团(600129)旗下的桐君阁(000591)、西南药业(600666),武汉商联集团旗下的武汉中商(000785)、鄂武商、武汉中百(000759)等个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