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BORDER-RIGHT: #000000 0px solid; PADDING-RIGHT: 0px; BORDER-TOP: #000000 0px solid; PADDING-LEFT: 0px; FONT-WEIGHT: bolder; FONT-SIZE: 28px; FLOAT: left; PADDING-BOTTOM: 0px; MARGIN: 0px; BORDER-LEFT: #000000 0px solid; WIDTH: 28px; COLOR: #990000; LINE-HEIGHT: 140%; PADDING-TOP: 0px; BORDER-BOTTOM: #000000 0px solid">标</DIV>准普尔评级服务公司(Standard & Poor's Ratings Services)在周四发表的题为《发债人评级排行榜:中资地产商,由强到弱--无一幸免严峻挑战?》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几乎所有的房地产开发商都将在2008年面临业务挑战。该评级机构警告称,如果市场状况无法及时出现改善,流动性将会枯竭,一些开发商将难以维持增长动能,并可能对其他企业造成致命性冲击。 标准普尔信用分析师符蓓称,面对艰难的运营环境,许多规模较小,现金紧张的开发商可能难以生存,与未获评级的竞争对手相比,获标准普尔评级的中资地产商资产负债状况相对较强,而且现金保持在合理水平,在应对挑战方面的能力更胜一筹。然而,最终令获评级地产商产生差异的因素将是财务管理实力和管理层的自律能力。 该报告根据评级与展望对十三家获评级中资地产商进行了排名。拥有相同评级与展望企业的排名是根据其业务风险和财务风险状况所评估的信用质量做出的。 <SPAN id=NewAd> 报告指出,中国政府采取的旨在抑制市场投机行为的措施已经开始产生效力,而地产商的融资渠道也日益萎缩。部分一线和二线城市的房地产销售价格和交易量可能会继续下降。这将导致盈利能力受损,同时在获取其他融资渠道越来越困难时内部融资能力下降。因此,房地产业整合会进一步加剧,实力较强的竞争对手会进一步整合较弱的竞争对手。 那些存活下来的开发商将受益于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及不断增强的购房者承受能力,这进一步支撑了标准普尔对中国房地产业的长期正面展望。<!/content_tag t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