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之声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股票之声 首页 大盘直播室 查看内容

大盘反弹还会是短命行情吗?

2011-5-12 08:0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61| 评论: 0|原作者: 摘|来自: 大盘反弹

<SPAN class=hangju id=zoom>  近期大盘的走势给投资者带来了些许的安慰,给一颗颗受到重创的心灵抚平了一些创伤,也让少部分投资者带来了欢喜。毕竟,市场已经暂时摆脱了单边下跌的阴影。我每天早上开车时,都喜欢听广播电台96.6MHZ的财经新闻频道,每天都有众多市场专业人士对大盘的走势做出涨或跌的分析。也许由于时间较短的原因,我认为一些分析师过多的强调政策,忽略了市场自身的运行规律,观点过于局限,这里谈一下我个人的观点。的确,最近基本面上确实有持续的利好吹出,使市场在基本面和技术面的双重支撑下得到了企稳。   这里我就不再重复宏观政策和经济面的利好消息了,相信读者已经从各种渠道得到了大量的信息。我只从盘面走势及技术分析角度谈谈我对大盘分析的一些观点。   提到技术分析,也许专注研究基本面的投资者不以为然,甚至嗤之以鼻。不过,仁者见仁,既然技术分析能在华尔街流传沿用了几十年,就自然有他的道理。   我只简单的罗列我对大盘分析的基础。   首先,沪指从历史的高点6124.04点杀跌开始,中间不给多头任何的喘息抵抗的机会,尽管期间管理层有二次重大的利好政策推出,但是市场无形之手仍然毫不留情的把多方打到了1664.93点的低点。市场信心受到了重创,当时相当多的市场人士从心底喊出了1200点的声音。此次杀跌,从最高点到最低点,历经12个月之久,跌幅高达72.81%,可谓是创出了当年的另一项世界之最。常言道: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也没有只跌不涨的股票。物极必反,总会有轮回。这里先不讨论今后会不会创出1664点的新低,只能从当时的基本面和技术面综合分析,这里只分析近期反弹的可能性和持续性。但是,从时间周期和跌幅来看,具备中级反弹(这里强调的是反弹不是反转)的条件。这是我支持近期持续做多的第一个理由。   其次,二市平均市盈率和平均市净率已经达到市场所能忍受的低点。接近2005年的低点水平,但是不是大底还需要今后的确认。不少人总喜欢和英国的7-8倍的市盈率,或美国10被的市盈率去比较来判断市场底部,毕竟国情不同,以及一个国家的发展阶段不同。就好比是不能拿钢铁股的市盈率去和高科技股的市盈率比较道理一样。   再三,从月线图看,11月份沪指的成交量创出了2007年9月以来的共计15个月的新高,成交额也是近4个月以来首次突破1万亿大关,达到了1.215万亿。截止到发稿日(12月16日),沪指12月成交额已经达到0.742万亿,合计接近2万亿元。换手率也仅是沪指单边的30%多,离2005年底的单边130%的换手率(这是我当时认为即将有大行情理由之一)相差较远。量在价先,这是我支持近期是强势反弹的第三个理由。   第四,从历史走势来看,1600点——1700点之间是历次行情的重要支撑和阻力位。也是资金密集成交区,去年行情的第二爆发点就是以此为基础产生的,市场平均成本大都在此区间。所以,以1664为支撑展开反弹是有市场基础的。   第五,从周边市场看,道指1997年5月以来的低点区域在7200点——7400点之间,在此区间是常有极强的技术和心理支撑。没有突发的更大利空因素出现,道指很难打破这一支撑位。本次行情,道指从高点14198点杀到低点7450点止跌,和这个支撑位有很大关系,毕竟这个支撑是10余年的时间构成的。从市盈率以及其他因素看,笔者认为,道指击穿7200点的可能性不大,在9650点——7200点做短期箱体的运动较为现实。一旦道指止跌甚至反弹,将对全球市场做多力量带来极大信心。同时也给A股市场持续反弹创造了条件(港股跟随美股联动)。这是我支持近期是强势反弹的第五个理由。   第六,关于此次的金融风暴,我个人的观点,被媒体的传播以及市场效应夸大了很多,我认为确是有较大的影响,但不至于和1929年相提并论,有些危言耸听。美国会根据此次危机,作制度上的修改加以防范。毕竟今天的美国整体实力不能和1929年同日而语,次贷危机所带来的影响将在2-3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减退。这也是我不再看空道指,从而支持近期是强势反弹的第六个理由。   至于反弹的高度和持续的时间,我认为持续的时间是3——5个月(从11月开始计算),不会是短命行情。反弹高度下线会到2400点,上限有可能到2800点左右。不过,大盘最终的反弹空间有多大还得市场说了算。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2024年5月31日最新敬告:文明发帖】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票之声 ( 京ICP备09051785号 )

GMT+8, 2025-5-1 02:38 , Processed in 0.108336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