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hangju id=zoom> 上周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突然连续四天出现近0.5%的跌停,由此引发了一连串令人关注的话题:人民币为何会贬值?人民币贬值对中国是否利大于弊?特别是,在全球金融风暴肆虐和国内出口增长下滑的背景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否会明确将汇率贬值纳入明年"保增长、促发展"的政策组合拳? 这一轮人民币汇率出现暂时性下调,恐怕更多的还是市场正常反应。其一,11月27日央行大幅下调一年期存贷款利率108个基点,由此大大拉近与美联储基准利率的利差,导致人民币存在一定的下行压力;其二,近几个月来,中国周边的韩国、印度及东南亚国家货币集体大幅下跌,加剧了热钱从亚洲流出的趋势,而中国也不可避免会受到波及,汇率偶有小幅波动并不奇怪;其三,在境外无本金交割远期市场上,一年期美元兑人民币NDF自9月突破7大关并加速上行,客观上也表明市场对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景气和人民币走势的预期正在不断下调。 更重要的是,讨论人民币升值还是贬值不能只看兑美元的汇率。随着中国企业出口地日渐多元化,加上全球主要货币间汇率的不同步性越来越明显,仅仅关注美元汇率风险是不够的。至于主动将汇率贬值作为一种政策工具来使用,分析人士认为,无论是政策制定者还是公众,对其作用都不宜过分高估,需仔细斟酌。 显然,盲目要求人民币大幅贬值未必最符合中国自身利益。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日前也已明确表示,中国不会靠人民币贬值来刺激出口。在当前危机背景下,坚持稳定的汇率形成机制、让企业学会适应外部环境才是最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