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保持乐观,散户纷纷离场 TopView账户统计显示,在刚刚结束交易的一周里机构账户持股比重出现小幅上升,由上周末得16.75%微升到16.79%,持股数量也从759.66亿股增加到765.54亿股,持股数量增加了5.88亿股;法人账户持股比重由30.40%上升到30.51%,持股数量从1378.85亿股增加到1391.20亿股,增加了12.35亿股;大户账户持股数量由1467.1亿股大幅上升至1482.05亿股,增加了14.95亿股,持股账户数却减少了3905户;中散户持股比重持续萎缩,由11月末的20.51%下降到20.20%,持股数量减少9.36亿股,持股账户数也同步减少57.16万户,总持股帐户达到6646.17万户。 TopView显示,近五个交易日除保险席位净流出2.39亿元之外,其他机构席位全部呈现净流入状态,其中基金席位净流入43.42亿元,仅12月4日流入金额就高达51.26亿元;私募席位净流入7.08亿元,但其近五日的交易额高达171.62亿元;券商自营席位和QFII席位资金流入金额较少,分别微1.63亿元、383万元。 基金先抑后仰,热情逐步高涨 TopView历史数据显示,基金席位随着市场活跃度的增加,热情也有所增加,特别市12月4日,净流入高达51.26亿元,创出近二周来单日资金流入的最大记录。基金席位G260668最为主动,单日买入5.11亿元,10只个股受到资金介入,分别为中信证券(1.18亿元)、海通证券(1.13亿元)、北京银行(7278万元)、特变电工(4584万元)、建设银行(4477万元)、中国人寿(3985万元)、招商银行(3962万元)、华夏银行(2074万元)、风神股份(1022万元)、伊利股份(902万元)。 基金席位G260572买入4.58亿元紧随其后,煤炭、金融股受到集中增持,其中金额较大的是平煤股份(8527万元)、中煤能源(5493万元)、宝钢股份(5426万元)、兴业银行(5340万元)、浦发银行(5238万元)、中国平安(5053万元)。 而反观做空的基金席位,其成交额也不大。其中基金席位G253760于12月1日变现2.22亿元,即成为上周同类席位之首,七只个股受到减持,分别为中国人寿(1.05亿元)、中国平安(7679万元)、冠农股份(1505万元)、城投控股(1050万元)、浦东建设(794万元)、华夏银行(737万元)、金地集团(597万元)。 外资乐观做多,险资持续变现 TopView活跃席位数据显示,本周市场中较著名的QFII席位大多表现乐观,其中最为活跃的中国国际上海淮河中路营业部、瑞银证券、北京高华北京金融大街营业部、申银万国上海新昌路营业部、中国国际深圳福华一路营业部共计买入7.83亿元,增持金额较大的是中国平安(9667万元)、交通银行(8418万元)、招商银行(8079万元)、工商银行(6324万元)、中信证券(5462万元)、兴业银行(4522万元)、五洲交通(4077万元)、建设银行(3406万元)、中国石化(3277万元)、民生银行(3043万元) 而申银万国上海新昌路营业部、中国国际北京建国门外大街营业部相对谨慎,资金呈现小幅流出,卖出4667万元,其中减持金额较大的是中国远洋(1.15亿元)、大秦铁路(4618万元)金地集团(1992万元)、中国人寿(1696万元)、中国平安(1617万元)、贵州茅台(1030万元)。 保险席位始终呈现资金的净流出,其中抛售额最大的是12月2日,保险席位T256071单向卖出3.68亿元,仅招商银行减持金额高达1.16亿元;其次为工商银行(6568万元)、三一重工(2528万元)、中粮屯河(1962万元)、浦发银行(1941万元)、北京银行(1644万元)、华夏银行(1476万元)。 钢铁受到追捧,水泥遭遇减持 TopView板块检测显示,近3个交易日券商及信托、钢铁、煤炭行业资金流入规模最大,分别达12.59亿元、10.31亿元、9.41亿元;而银行、电力及供应、水泥与建筑行业出现资金的外流,分别为7.86亿元、1.57亿元、1.01亿元。 券商及信托行业中超亿元流入的是中信证券(8.76亿元)、海通证券(1.52亿元)、国金证券(1.45亿元)。 钢铁行业中资金流入依次为宝钢股份(3.18亿元)、马钢股份(2.56亿元)、武钢股份(1.89亿元)、安阳钢铁(1.21亿元)、包钢股份(1.16亿元)、南钢股份(4374万元)、酒钢宏兴(3053万元)、莱钢股份(2472万元)、重庆钢铁(1605万元)。 煤炭采选行业中资金流入较大的是潞安环能(1.94亿元)、中国神华(1.93亿元)、平煤股份(1.89亿元)、国阳新能(9606万元)、盘江股份(7152万元)、国投新集(5772万元)、大同煤业(4733万元)。 银行板块中资金流出超亿元的是浦发银行(2.86亿元)、民生银行(2.26亿元)、兴业银行(1.07亿元)、南京银行(1.06亿元)、交通银行(9301万元)、中信银行(4611万元)、工商银行(4077万元)、建设银行(2929万元)。 电力及供应行业中资金流出金额超千万的是国电电力(9774万元)、华能国际(6668万元)、文山电力(3712万元)、国投电力(3693万元)、华电国际(2383万元)、大唐发电(2361万元)。 水泥与建筑行业中外流资金较大的是祁连山(8290万元)、海螺水泥(5561万元)、青松建化(3157万元)、华新水泥(2824万元)、博闻科技(2469万元)、四川金顶(2373万元)、尖峰集团(1575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