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hangju id=zoom> 摩根大通预计,政府注资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不会在短期内呈现。根据项目审批与工程进度之间存在的时间差,刺激经济方案的成效将于2009年第二季度起在实体经济中逐步呈现 昨日,摩根大通中国证券市场主席李晶表示,新年前后,中国政府注重民生及防止经济大幅放缓的决心可能将以推出新一轮刺激措施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此前已经出台的经济刺激方案将在明年第二季度呈现投资效应。同时,李晶还预计,中国股市与楼市也将出台进一步的刺激措施。 经济刺激方案将见效 李晶表示,由于地方政府所提出的优先项目仍需等待中央政府的审批,政府注资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不会在短期内呈现,但相信政府的注资最终会对经济带来积极作用。目前,国务院已作出批示,绝大部分的投资必须于明年春季全国人大及政协会议举行之前投入到项目的建设中。这就意味着,根据项目审批与工程进度之间存在的时间差,刺激经济方案的成效将于2009年第二季度起在实体经济中逐步呈现。 届时,基建及其他领域的庞大开支将有助刺激内部需求及促进创造就业机会,从而对2009年经济发展面临的压力带来一定程度的舒缓。据报道,多个地方政府正竞争获得超过人民币10万亿元基建开支的审批,重点投资于铁道、公路、港口及经济适用房等建设项目。据铁道部官员预测,铁道建设工程可以为明年新增600万个就业职位。 出台更直接刺激消费措施 据官方媒体报道,新一轮政策重心会直接放在刺激消费上。对此,李晶认为,中国政府新一轮刺激措施会在新年前后推出,主要包括提高个人所得税征收起点、建立国企工资增长制度,以及把医疗及教育补贴扩大至低收入家庭。此外,李晶认为,继粮食收成创下近年新高之后(正遇上经济放缓下需求疲软的时期),政府将采取一系列针对农村消费的措施,包括增加粮食储备、提高最低收购价,以及研究上调粮食入口征税等。 尽管经济放缓,楼市及股市双双陷入低谷,对中国消费者适应力来说是重大的考验。但总体而言,基于通胀温和、工资增长及家庭资产负债状况稳健(家庭总负债仅占GDP的13%),这些因素应有助于支持消费增长。然而,面对一连串有关国内经济的负面消息,消费者会对收入及就业保障产生忧虑,令消费信心在一定程度上受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