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hangju id=zoom> 政策虽转向 见效待落实 此次提出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经济刺激计划,涉及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多个方面,且传递出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信号。 "国务院出台的这个经济刺激计划才是利好,才是真正的利好。谁都知道股市要上涨,依赖的是宏观经济。"股民蔡先生兴奋地说,"只有让经济持续增长,企业的业绩才能提高,股价自然就能上去。" 但职业股民张先生却表现出了异常冷静的态度。他表示,从乐观的方面来看,4万亿的规模比较大,政府的政策力度在明显加大,政策的变化对市场能产生中短期利好影响。但另一方面,政策方面的巨大变化给投资者一个信号,即经济的问题比较严重。"这种认识使得市场将继续承受基本面和信心面的考验。" 此前,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央行原副行长吴晓灵曾表示,政府在货币政策上已经给出了足够的信号。过多的信号,反而会使投资者过于担忧。她提出,管理层接下来应该做的是推行积极的货币政策和抓政策的落实。 对此,张先生也表示,管理层此次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联手出击的方式,对实体经济来说确实是好事。而财政政策的刺激效果比货币政策更快。也加大了市场对财政政策的期待,但未来的重点将落实到政策的实施上。"如果落实出现问题,一切的利好都会转变成利空。" 平准基金仍在争议中 近期,关于平准基金的消息多了起来。据报道,中国社科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日前撰写《建立股票市场稳定基金、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关于稳定股票市场的政策建议》,已作为"政策建议"递交高层。对此,前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社科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余永定已予以证实。而中国证监会原主席周正庆的呼吁再次把平准基金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报告建议政府宣布成立6000亿-8000亿元的平准基金,并明示在1500点之上对50只股票进行完全托市,显示政府维持市场稳定的决心和信心。同时要求国有控股企业解禁流通股和现已回购的在3年之内1500点以下不能减持;基金、社保、保险、中投的资金在1500点以下不能减持、砸盘。这样,就能坚定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确保上证指数在1500点左右能够稳定下来。 平准基金的问题,业内的"口水战"已经很激烈。正方认为,从国际经验来看,在非理性下跌的市场中引入平准基金,是最有效的"维稳"手段。反方则表示,国内股票市场处于"大小非"的特殊时期,此时引入平准基金只是"与虎谋皮"。 记者在某营业部采访时,随机抽查了一些股民对平准基金的看法。绝大部分股民认为平准基金出台能够托起市场。但超过半数的股民认为,平准基金推出的可能性非常低。 "现在的A股就像'热得快',给点刺激就会热,但如果要长期保温,则需要长效的保温机制。大小非问题不解决,出台怎样的政策都没用。"股民陈先生的话一针见血地道出了目前A股的现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