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hangju id=zoom> 受国务院十措施重大利好刺激,昨日A股市场一路飚升,政策直接受益钢铁、机械、建材等板块多只个股涨停。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报1874.80点,深成指报6127.12点,两市成交量放量高升达811亿,比上周五收市的415亿,几乎翻番。虽然我国经济周期仍然处于下行阶段,但由于股市的悲观性因素已经提前反映出来,分析人士表示,股市已经进入相持阶段,投资机会曙光初现。 投行和券商都在第一时间拿出研究报告,解读政策的意义与影响。新措施最引人注目之处当然是直接提出"积极财政政策"字眼,标志着官方政策基调的正式转变,防通胀彻底地让位于保增长。 积极财政政策可以说是众望所归。 美林在11月7日刚刚发布一份名为《中国需要"新政"》的宏观经济报告,其中经济学家TJ.Bond认为从大萧条后罗斯福新政的历史经验来看,在2009年扩大财政支出的政策效果会比货币政策要有效得多。 "积极财政政策"无异于强心剂 市场分析人士都在期待着相应政策的出笼,不过政府这次行动之快,力度之大,措施之具体还是让人印象深刻。瑞银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在报告中指出,此举足以打消人们对于政府是否有能力及时推出正确措施刺激经济的怀疑。 申银万国分析师李慧勇相信这次扩张性财政政策也会带来类似1998年那样的成果,1998年9、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达到30%左右,增速比上半年加快了近20个百分点。下半年GDP增长率达到8.4%,增速比上半年加快1.2个百分点。李慧勇推断此次财政投资的增加连同带来的乘数效应,将推动4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个百分点,考虑到房地产投资和其他制造业投资的回落,4季度的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在26%以上,GDP增长率有望维持在9%以上,随着明年国家继续加大投资保增长,明年经济增长率有望保持在8%左右。 保障性安居工程居首 瑞银认为10大措施的主题就是投资与建设,尽管各项措施涉及到住房,农业,医疗保障,教育,扶贫等众多领域,但核心看来还是硬件设施的建设。 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高居10大措族之首,显示了房地产投资对刺激国内需求是何其关键。瑞银认为这一项在明年就会轻易带来1000亿人民币的投入。 瑞银关注的另一个问题是今后两年新增的4万亿投资大约会占到GDP的6%,其中会有多大比重出自财政预算呢?瑞银估计去年财政预算拨款的投资支出接近GDP的3%,政府主导的投资(包括通过地方政府投资和与基础设施有关的国有企业)可能达到GDP的10%。在新的激励政策下,瑞银估计未来几年政府主导的投入可能会占到GDP的12-15%。作为参考,2007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是GDP的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