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hangju id=zoom> 2008年,国际金融形势风起云涌,国内宏观调控仍频,中国银行业面临的形势颇为严峻。中国的经济放慢,对外资银行、国内银行同样都是一个考验。《财经》杂志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指出,从经济可能放慢的速度和外部的负面环境来看,这次有可能超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银行需承受波动和衰退 慢经济对银行业的影响,到底是什么呢?沈明高分析,其中之一是银行发现即使货币策放松,银行也找不到很多贷款的机会,银行的惜贷已经非常明显。一位参会的银行行长告诉记者:"银行现在已经不敢再要贷款额度,而今年1月份的时候贷款额度还是大家争抢的"香饽饽"。"现在,GDP的增长和银行贷款的增长已经出现了一个剪刀差,部分是由于信贷受到控制造成的,但即使信贷控制取消,惜贷现象仍将继续。 存款利率应自由化 沈明高还指出,最重要的一个担心是银行的中小企业业务。货币策逐步放松,对经济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但对银行却不见得是利好。目前策的放松一方面鼓励投资,另外一方面也鼓励消费。鼓励消费很重要一个条件是存款利率不能太低,否则就是拿老百姓的钱低息借给企业,银行企业分享了客户的利益,这对未来的消费增长是不利的。最近不对称减息使得商业银行的利差实际在缩小,而未来利差可能进一步缩小。沈明高表示,真正意义上的刺激消费,应该是银行存款利率自由化,让市场决定银行的利率。 国外的经验是利率自由化前后,存款利率的水平可能会上升两个百分点左右。如果这样的经验可以适用到中国的话,中国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银行存款利率的自由化也可能在原有的水平上提高两个百分点。 两成房贷或受影响 在银行业务中,房地产业务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沈明高表示,房地产市场的调整,经过分析,调整规模可能会在15%到30%左右。 跟房地产贷款相关的贷款比重是20%到25%之间,部分是开发商贷款,部分是住房抵押贷款。如果调整规模在15%到30%,那么房价有可能回到2007年初或者2006年底的水平。这样影响贷款规模大概在20%左右。 沈明高分析,房地产市场泡沫的调整可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急调的方式。另一种是比较渐进式的调整,目的是维持目前的高房价,让收入的增长消化目前的泡沫。如果是后一种,中国的房地产调整可能持续到2010年。开发商将承受巨大的压力,一旦撑不住了,急调的可能性会比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