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FONT color=#000000>领导追星、政府买单,早已成为众矢之的,国家明令禁止。然而,山西省定襄县为了凝聚人气、招商引资,近三年来先后四次邀请明星前来助阵,结果项目没引来几个,钱却花去1000多万元。与此同时,该县大量迫在眉睫的民生问题因为财政困难而搁浅。(《经济参考报》11月3日)</FONT> <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 <FONT style="FONT-SIZE: 13pt" face=黑体 color=#000000 size=1>筑错“巢”,引错“凤”</FONT> <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FONT color=#000000>领导追星,百姓揪心。“政府搭台,明星唱戏”,花出去1000多万元,最后政府成了百姓眼里的“小丑”。一句话,还是这钱花得不值。除了顶风违纪,显然定襄县政府在经济发展上有认识的错位。</FONT> <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FONT color=#000000>其一,定襄县筑错了“巢”,引错了“凤”。招商引资,地方政府要在练好“内功”的基础上,改造软环境,提高投资人的资金利用率。这些,在此无须赘述。投资者看中的并不是一个县有多大本事请来几个顶级明星,而是政府替他们做了哪些实实在在的事。都说“筑巢引凤”,定襄县也筑了“巢”,是把舞台搭好了,可唱戏的是明星,而不是商人。“凤”来了,但是来“圈”钱的,不是来投钱的这一来一去,定襄县做的其实是一桩“亏本买卖”,与初衷完全是南辕北辙。</FONT> <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FONT color=#000000>其二,一边引“凤”,一边在赶“凤”。强行向企业伸手,拉赞助,动不动几万甚至几十万元。这样的乱摊派,谁还敢来投资?这样的政府软环境,要来未来的估计也不来了。</FONT> <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FONT color=#000000>总之,领导满足了追星的需求却苦死了老百姓,败坏了政府形象,不但引不来“金凤凰”,可能还会吓跑已安家落户的“凤凰”。□严朝霞</FONT> <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FONT style="FONT-SIZE: 13pt" face=黑体 color=#000000 size=1> 卡拉OK政治化与政治卡拉OK化 </FONT> <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FONT color=#000000>定襄县“公款追星”本质上说,错就错在将卡拉OK政治化。本来,娱乐就是娱乐,而硬要提高娱乐的政治含金量,用娱乐去树立地方的形象、提高地方的知名度,再利用形象与知名度招商引资,从而发展地方经济,简直就和买一个鸡蛋孵出小鸡,然后卖鸡买猪,卖猪买牛,卖牛买车……最后成为亿万富翁的几率一样大。事实证明,定襄县花了过千万元唱“卡拉OK”,最后连一个泡都没冒。</FONT> <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FONT color=#000000>卡拉OK为什么能够政治化?归根结底就在于政治卡拉OK化。唱过卡拉OK的人都知道,卡拉OK的魅力在于自由自在,自娱自乐———想唱什么就挑什么曲目,想怎么唱就怎么唱,不需要问谁,没有人不准你唱,更不会有人扔臭鸡蛋。政治卡拉OK大体也如此,你看这个定襄县:空气质量全省倒数第二、人畜饮水困难、最迟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尚未建立廉租住房制度、有12所学校危房亟待改造……当地领导不顾这一切,为“追星”而一掷千万,自得其乐,没人反对,也不怕民怨,这不是典型的把政治当作卡拉OK么?</FONT> <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FONT color=#000000>政治卡拉OK化是对中央执政为民政治理念的一种背悖,是与人民离心离德的一种表现。这种官员根本就是辜负人民的期望与嘱托,不配为人民公仆。□练洪洋</FONT> <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 <FONT style="FONT-SIZE: 13pt" face=黑体 color=#000000 size=1>“公款追星”折射权力伦理错乱</FONT> <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FONT color=#000000>县长豪掷千万公款追星,有人将之归咎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种错误的执政方针,但这还不是问题的关键,在我看来,问题的关键在于两点:</FONT> <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FONT color=#000000>一是国家法度失之严峻。2005年9月1日,全国统一实施了新修订的《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就对公款追星的个人和单位的处罚作出了明确规定。2007年4月,国务院纠风办再度要求,政府节庆活动不得邀请演艺明星,不得拉赞助、搞摊派。可这样的规定由谁来贯彻和落实?如果无法贯彻和执行,再严厉的规定也只是一纸空文。</FONT> <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FONT color=#000000>二是权力失范催生错乱的政绩观。在我们这个社会里普遍存在着一种错误的政绩观,他们只知道对上级负责,对自己的政绩和仕途负责,完全不知道他们手中的权力为何物,不知道手中的公款从何而来。这种错乱的权力伦理催生了错误的政绩观。导致不少官员们认为财政的钱是国家的钱,却忽略了是纳税人的钱的事实。正是这种错误观点,导致了目前许多地方官员花钱随意———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而按现行法律规定,公款追星的钱显然是无法进入财政预算的,因此,县长千万公款追星暴露出现行财政预算监督的乏力。□何先武</FONT> <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 <FONT style="FONT-SIZE: 13pt" face=黑体 color=#000000 size=1>谁见过“追星”追来了投资?</FONT> <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羊毛出在羊身上,每次大型演唱会所需资金都是通过向当地企业摊派、县财政来支付,当这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并没有收到效果之时,政府部门居然将已经上马的项目拉到活动中摆样重签。 <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2007年4月,国务院纠风办要求,政府节庆活动不得邀请演艺明星,不得拉赞助、搞摊派。为什么定襄县政府这种声势浩大的行政追星行为却能堂而皇之地进行呢? <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到现在为止,我们没有看到一份调研报告提供数据,支持通过举办大型的文艺演出可以获得外来投资的说法,更没有看到地方文化活动的声势造得越大、招商引资额越大的先例,那么为什么地方领导会乐此不疲、甚至顶风妄为呢? <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一是同级行政缺乏有效的制约,如果当地的重大文化活动,凡涉民生福利的重大项目,都经过县人大审批,并报请上级政府备案,相信这样的违纪事件就会减少。二是地方政府好大喜功的追星综合症,会在一些既缺乏权力制约又无自律的官员身上发作。做大地方文化影响力,以吸引社会普遍关注,进而招商引资,这似乎是一套成熟的社会“逻辑”,通行于地方政府权力部门。正是这套“逻辑”,使地方行政部门动用自己权力,一步步将这种劳民伤财的文化泡沫吹大,招商引资终变成“招星出资”,地方财政与地方企业为此承受着巨大的经济损失。 <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针对这种地方政府虚耗公共财政与民间资金的行为,仅有国务院纠风办相关文件是不够的,在加强地方财政权力制约的同时,更需强化权力问责。对举办大型追星文化活动的地方政府责任人,视其虚耗国家与民间资产额度进行惩戒,只有强化了权力制约与权力问责,才能真正遏制地方政府动辄耗资百万的盲目追星行为,使国民财产不至于无端流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