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hangju id=zoom> 日前,西南财经大学举办了"第八届中国金融论坛"。会上,中国人银行研究生部主任王自力、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北师范大学金融系主任贺力平教授分别就美国金融危机发表自己的观点。 屠光绍:中国替代美国还早 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将危机分为了产品危机、机构危机、市场危机、经济危机等四个阶段。他指出,我们正在经历第四阶段,也就是经济衰退走向经济危机的阶段。目前美国、欧洲等国都在全力救市,就是为了尽力避免危机的进一步蔓延和深化。而"中国提出了一保一控,现在的重点其实就是保经济增长。"目前,他认为次贷危机对中国的三个方面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一是对金融投资的影响。二是对资本流动的影响。三是国际贸易受到影响。最后,屠光绍笑称:"不能说美国不行了,以后就靠中国了。我认为美国会有重大策调整,美国的金融运行方式会改变,但是美国的自由市场的基本体制和制度不会发生变化。"他指出。中国的金融市场要想替代美国"要二三十年之后才有可能"。 王自力:回购中资企业海外股权 中国人银行研究生部主任王自力认为,全球重要发达国家救市,向经济体内注入大量流动性,在短期内的确可以缓解现有金融危机的继续发展。但是,采取这种以通货膨胀应对虚拟经济流动性枯竭的办法,肯定会带来全球商品定价体系的重新调整和以通货膨胀为特征的后金融危机。王自力认为,我国的宏观策必须对未来的全球通货膨胀、国际资本冲击、资产价格上涨,以及全球一体化经济和贸易的全面衰退有所准备并作出预案。美国在危机中,部分地释放出战略资源的控制权和市场控制权,那才是中国需要的东西。王自力说,我们应该迅速回购中资企业在海外的股权。前些年,我国有不少大型国有企业在海外廉价上市,比如,中石油、中石化、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大型国有企业,今天中国要趁美国金融危机的时机,将这些廉价上市的国企股权尽量收回。 贺立平:中国金融开放度不低 北师范大学金融系主任贺立平针对人们对此次次贷危机发生中的一些不解和误解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贺立平反驳了认为 "中国金融开放程度低是中国金融受冲击较小的主要原因"的观点。他认为:"中国金融开放程度实际上并不低!"一个证据是中国对外金融投资近年来大量增多,如雷曼兄弟破产导致许多国内金融机构投资损失。二是近年来大量国际投资进入中国,如"热钱"。他认为,中国金融受冲击较小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前几年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尤其是国有银行体制改革(改制、战略投资者引进、上市等)极大地提高了资本充足度,抵御近期市场风险能力大大提高,与十年前亚洲金融危机时迥然不同。二是近几年国内经济增长和银行业市场发展为国内银行机构提供了良好机遇,业绩改善,公众信心增强。三是国内金融机构对外金融投资相对谨慎,对外风险暴露程度相对低。 正因为如此,贺立平担心中国的金融机构会因为此次"幸运"而自信心膨胀,在未来的国际投资中不够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