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hangju id=zoom> 我国财政等政策有较多调整空间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昨日表示,作为对外开放度日益扩大、与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的中国,受到了此次金融危机的很大影响,"全球金融危机打击了世界各国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中国也不例外,但中国的财政、货币、产业和出口政策都有较多的调整空间。" 李晓超是在昨日举行的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新闻发布会上作上述表示的。 值得注意的是,有报道引述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的话透露,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针对明年的重大政策,并将在近期出台。"将于11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出应对美国金融危机、经济下滑、需求不足等问题的新的重大部署,既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也有针对新情况的新决策。包括对房地产的政策也正在研究阶段,并将在中央经济会议上做出重大决策。" 李晓超昨天在发布会上指出,关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家都知道,自从去年初起源于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国际经济金融可以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终演变成世界金融危机。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不仅波及面广,而且影响度深,更严重的是目前仍处在不确定的动荡之中。 "说它波及面广,是因为起始于美国的这次次贷危机演变为世界金融危机,不仅波及到了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也波及到了部分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对个别国家的影响远远出乎预料。"李晓超说。 关于对中国的具体影响,李晓超表示,全球金融危机和流动性减少预计将对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DI)产生一些影响。中国将在出口退税率上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面临困难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李晓超表示,中国去年12月提出的从紧货币政策是针对当时经济过热风险,而目前整体宏观调控方向由"双防"(防经济过热,防明显通胀)转为"一保一控"(保经济较快发展,控物价过快上涨),货币政策有随之调整的必要。 在李晓超看来,我国农业基础还比较薄弱;一些基础设施,包括交通、城市建设以及地区协调发展对中西部地区等都需要大量的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