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hangju id=zoom> 10月8日,央行"三率"齐降,这既是全球央行联手应对动荡金融形势的一部分,也是出于我们国家内部经济"保增长"的需要,是对经济运行新的趋势准确把握基础上的果断。而在当前形势下,中国经济能保持较快速度、较高质量的增长,无疑是对全球经济的重大贡献。 10月10日,中国科院发布《2008年秋季报告》称,中国经济未出现下行拐点,仍向着调控预期发展。但"未出现"不等于今后就不会出现,未雨绸缪总是需要的。毕竟,从前两个季度看,GDP 走势不如去年,三季度的数据很快就要公布,而全球金融危机的不断加深,也令第四季度经济形势难言乐观。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全国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三季度,全国企业景气指数为 128.6,比上季度和上年同期分别回落 8.8和 16.1个百分点。这一数字相当于2002年的水平,当年三季度,全国企业景气指数为127.0。 企业景气指数回落,意味着我国工业企业的利润增幅进一步下滑。可为之提供佐证的是,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6月增长16%,7月增长14.7%;8月同比增长12.8% ,比上年同期回落4.7个百分点。显然,工业和整个国经济增长在逐月减速。另外,今年1-8月,全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利润739.6亿元,同比增长3.19%,是2001年以来的最低增速。而根据财部公布的最新数据,8月份全国收收入绝对额和增长率均创今年以来单月最低水平。企业的盈利下滑,由此也可见一斑。 目前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正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传导。而美国的实体经济又和中国国内的实体经济直接对接,2008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出口型中小企业的破产是其最直观的表现。如果说,截至今年8月,因美元贬值等因素带来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企业利润下滑造成了很大影响的话,随着金融风暴的进一步发展,国内外需求的不断下降,很可能将成为企业面临的最主要困难。于是,"保增长"的重要性凸显。 此番央行"三率"齐降,对企业来说有银根松动的意味。贷款利率下调有助于企业财务状况的改善,避免利润进一步恶化。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则会增加银行的可贷资金,有利于改善企业的融资环境。凡此种种,对提振企业的信心都是利好。而在存款降息的同时暂免征收利息,则能起到"对冲"作用,给存款人一定的补偿。 其实,今年下半年以来,无论是央行放松信贷规模,扩大资金供给,财部重新提高纺织行业出口退,还是9月12日下调贷款利率和部分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直到这次"三率"齐降,都表明中央宏观调控始终因应形势作出调整,且思路日见清晰,手段更加灵活。由于经济下滑的风险在加大,根据当下中国经济运行新的趋势,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困难度和紧迫性予以更大的关注,把"保增长"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当在情理之中。可以预见,如果国际、国内经济进一步趋紧,新的更具针对性的宏观举措仍会相机推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