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hangju id=zoom> 15日,央行宣布:从2008年9月16日起,下调一年期人币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次贷款基准利率按照短期多调、长期少调的原则作相应调整;存款基准利率保持不变。从2008年9月25日起,除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蓄银行暂不下调外,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人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汶川地震重灾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2个百分点。 "双率"下调对宏观经济影响很小 央行的减息和下调准备金率的措施可谓是出人意料,此前虽有研究机构认为年底前有下调准备金率的可能,但都认为基本上不存在降息的可能。在笔者看来,央行此举反映了目前经济增长下滑的程度可能超出了原来决策层的预想,非对称降息则主要是为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刺激投资。但这套货币策组合拳的效果如何,仍有待进一步观察。具体来看,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贷款降息、存款未降。降息策的基本意图是松货币,以应对国内经济放缓的形势恶化,但差别化的降息则缩小了存贷款之间的利差。其好处就在于,一旦通胀势头再上来,策回旋将会有更大的空间。 第二,在差别化降息的同时,也差别化地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对信贷影响力最大的五大国有银行和邮储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未动,只有中小金融机构的可运用资金得以松动。这种差别也显示了央行在松动货币策时的谨慎与复杂的心态,既要对银行资金运用进行放松,也不希望在复杂的形势下过度放松信贷,变得难以收拾。 第三,"降息+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策组合,比市场预料的放松货币策的力度都要大。 第四,降息的时点很能说明央行对资产价格和市场恐慌的忧虑。 第五,近期国际金融市场的恶化迹象将使中国经济受到冲击。自美国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后,有着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控股公司昨天申请破产保护,造成全球股市大跌。与此同时,全球最大保险巨头美国国际集团(AIG)、美国第三大投行美林公司等重量级的金融机构也身处危机之中,一波新的"金融海啸"已经扑面而来! 综上所述,在目前国内外的环境下,靠小幅度的松货币策,可能会对我国资本市场的信心有短暂影响,但对于扭转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则微乎其微。因为非对称减息最大的问题就是给银行带来压力。在笔者看来,对经济下行最有效的办法其实就是加大积极财的力度,包括减和增加资本性支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