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hangju id=zoom> A股连续创出新低,而同时监管层也在不断地推出新政来完善市场的建设,市场普遍认为这些政策应该属于救市的政策,也把其作为救市政策来解读,但是分析人士有不同看法。 近期政策是救市政策吗? 就目前推出的一些政策,比如强制分红、可交换债券、回购规则以及证券公司新业务审批等等,都可视作市场基础性建设的一些政策,它们并不能在短期内转化成真正的利好,比如说强制分红,可能是限制了公司融资的规模,但也仅仅是减少了外部对市场产生新的冲击,原有问题并没有解决,针对大小非设计的可交换债券也是如此,真正有减持意愿的大小非很难通过这种方式来减持,因为它要二次承担股改成本,这个一般来说是很难做到的。 所以分析人士看这些政策的背后,都是管理层在股价下跌之后出台的一些完善市场机制的政策,也都未挑明直接救市。真正的救市政策,应该是立刻对市场产生直接正面影响的政策,比如说对资金面和经济基本面的影响。 中国经济的决定要素是PPI 股市的发展还是要靠基本面。分析人士说股市的趋势看基本面,超过基本面的下跌可能就属于技术层面或者说心理层面的因素了,所以心理问题或者技术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的政策,而经济基本面则有赖于宏观大环境的变化。分析人士曾经多次强调,PPI才是决定中国股市走向的关键指标,PPI见顶后也就是开始出现回落的时候,股市才可能见底,但是股市的见底有一个时间差,这个时间在日本当年是9个月,在中国分析人士预计会缩短至3个月左右。 所以很多朋友看到CPI回落了,总认为大盘该涨了,但是须知决定中国经济的是制造并非消费,所以看PPI,只有制造业好转了,中国经济才能走稳,别忘了中国的地位是核心制造国,其他主要服务业都是为制造业服务的。近日公布的PPI数据显示其已经开始在高位震荡,中国PPI理论高点值应该在10.6%左右,但是预计达不到这个值,因为油价和其他大宗商品的价格都已经出现了持续性的回落。未来1-2个月的时间PPI可能会掉头向下,就会有利于大盘的止跌企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