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之声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股票之声 首页 每日证券市场传闻 查看内容

据传,对CPI下降不宜过早乐观

2011-5-12 08:0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34| 评论: 0|原作者: 摘|来自: 据传

<SPAN class=hangju id=zoom>  对CPI下降不宜过早乐观   国家统计局10日公布的8月份国民经济数据显示,8月份CPI同比上涨4.9%。这一数据远远好于市场的预期。受这一消息刺激,我国股市立马掉头反弹。但是,我们不能过早乐观,通胀的绝对水平其实并没有下降与7月份CPI相比,也只是下降了0.1%。   在分析人士看来,中国对粮食出口的限制及国内粮价下跌,是影响中国CPI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2007年全年中国CPI上涨4.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拉动4.0个百分点。在国内食品价格大涨的同时,国内粮食出口却增长迅速。据海关统计显示,2007年前11个月,中国小麦、玉米和大豆的出口量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06.51%、85.3%和24%。显然,粮食出口的快速增长带动国内粮价持续上涨,成为推高CPI指数的重要因素。另一个重要因素则是房地产业发展受"冻结",将导致生产资料的需求放缓。自今年6月10日国内钢材价格见顶后,持续了两年多的钢铁牛市开始向下调整,至今仍在持续。业内人士认为,这次钢铁业的"寒冬"是从包括房地产在内的下游需求引发的,因此不会是短期影响。   但是,如果我们只根据CPI下行就否定通胀问题的重要性,那宏观政策就简化为"短期被动式调整"了。中国之所以要关注通胀问题,是要为长期积累的问题"纠错":这包括人民币长期被低估以及汇率机制问题、由外需转向内需拉动的经济结构调整问题、价格机制的扭曲问题等。只要这些结构性问题没有解决,只要短期内PPI仍在高位、热钱仍在流入,通胀问题就不能轻视。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经济很容易一抓就死,一放就乱。如果政策放松到明年上半年,只要全球经济形势有所改善,通胀问题可能再次会变得异常严峻。   事实上,以国际油价为代表的商品价格的下挫,或许能够让部分国家的通胀统计数据在表面上得到缓解,但过不了太长时间他们就会发现,其核心通胀可能在未来持续上扬,很多民众将会出现用更多钱只能购买更少商品的感受。因为以"中国制造"为代表的商品价格的上扬,相比于资源性大宗商品价格下挫,更能让民众所感受到。   当然,8月CPI的大幅下滑,只能是印证去年年底至今的紧缩货币政策效果,但下半年信贷宽松和人民币升值幅度放缓两个因素决定了货币供给速度将会加快。这种情况下,CPI即使下降还是保持在高位。因为2008年中国通胀形势维持在高通胀,但不至于恶化的底部。需要指出的是,当高增长的时候,经济和社会对通胀的抗压力是比较强的,这就是去年和今年的情况。但是,如果明年经济增长下滑,生意不好做,通胀即使是在7%左右,也是会让人感受到更多的通胀痛苦。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2024年5月31日最新敬告:文明发帖】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票之声 ( 京ICP备09051785号 )

GMT+8, 2025-5-14 21:31 , Processed in 0.039508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