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hangju id=zoom> 近一周以来,指数实际波幅并不大,但大量前期持续强势的所谓二线蓝筹成长股出现了集体性的补跌。有趣的是,在大批强势股纷纷补跌的背景下,一批上海本地股又开始逆势放量盘升。它们会成为新一轮杀跌的对象吗? 从基本面环境上看,上海本地股的重组历程就是国有企业改革转型的一个缩影。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为上海本地股的重组转型再次带来契机。与此同时,上海国资委提出了新一轮更强调"开放性"和"市场化"的整合重组计划。因此,一批上海本地股便拥有了壳重组概念。 从近期股价表现上看,围绕现代服务业而展开的壳概念类品种持续强于大盘。在如此弱势背景下,出现资金持续流入而且形成相当宽度的炒作,以简单的游资短线炒作来解释并不充分。虽然上海本地股的炒作根基同属于题材与想象力,简单推论,未来出现补跌似乎是难于避免的,但值得注意的是,上海本地股的强势出现于市场信心最为脆弱的时期,而且前期调整也是较为充分的基础上的强势。上海本地股理应是可以关注的对象之一,虽然当中隐含较大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