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公司发布2025 年上半年业绩预增公告,业绩符合预期。2025 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9.7~21.3 亿元,同比增长136%~155%,中值为20.5 亿元;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9.5~21.1亿元,同比增长146%~166%,中值为20.3 亿元。其中25Q2 单季度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1.6~13.2 亿元,同比增长122%~152%,环比增长44%~63%,中值为12.4 亿元,业绩符合预期。 25Q2 单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同环比增长的主要原因为:核心业务氟制冷剂价格和盈利持续上涨,以及公司主要产品产销量稳定增长。 制冷剂均价环比继续大幅提升,Q3静待维修及出口市场发力。25Q2制冷剂销量8.48万吨(YoY-10%,QoQ+21%),销售均价40911 元/吨(YoY+65%,QoQ+9%),内外贸价格持续上涨。内销方面,根据百川盈孚数据,25Q2 主流制冷剂R22/R32/R125/R134a 均价环比提升1899/5680/1775/3131元/吨至35879/49824/45264/47698 元/吨;外贸方面,根据氟务在线、卓创资讯及我们统计的数据,R22/R32/R125/R134a 均价环比上涨311/7052/1924/4415 元/吨至33000/50291/44868/47659元/吨。根据公司公告,因二代制冷剂今年生产配额进一步削减,三代制冷剂自2024 年起实行生产配额制,经过一年的运行,厂库和渠道库存消化较为充分,且下游需求旺盛,叠加行业生态、竞争秩序持续改善,制冷剂作为功能性制剂、“刚需消费品”属性与全球“特许经营”商业模式的“基因”的逐步形成,产品价格持续恢复性上涨,毛利大幅上升。根据卓创资讯报道Q3 长协R32 报价5 万,R410A 报价4.9 万,承兑在此基础上增加600 元,分别环比Q2 提升4000、2000 元/吨。6 月24日,浙江R32 内外贸报价5.4 万元/吨(+2000 元),R134a 内外贸报价5 万元/吨(+1000 元),R410A 内贸报价5 万元/吨(+1000 元),远高于长协价。根据公司公告,Q3 是维修及出口旺季,目前公司已签订的3 季度出**付订单价格保持良好向上趋势。公司三代制冷剂配额国内领先,亦有3.9 万吨R22 配额,后续有望充分受益二代三代制冷剂价格共振上行。 含氟聚合物同环比小幅修复,含氟精细化学品放量显著。25Q2 含氟聚合物材料销量1.19 万吨(YoY+5%,QoQ+9%),销售均价3.84 万元/吨(YoY+1%,QoQ+0.4%);含氟精细化学品销量1861 吨(YoY+12%,QoQ+72%),销售均价6.12 万元/吨(YoY+38%,QoQ-8%)。根据公司23 年年报,5000 吨/年巨芯冷却液项目一期1000 吨/年运行状况良好,随着全氟聚醚和氢氟醚等产品的验证及放量,含氟精细化学品板块附加值有望持续抬升。 氟化工原料量价同比修复,基础化工及石化材料有所放量。25Q2 分板块看,1)氟化工原料销量10.06万吨(YoY+12%,QoQ+16%),销售均价3525 元/吨(YoY+7%,QoQ-6%);2)食品包装材料销量1.64 万吨(YoY-18%,QoQ+4%),销售均价1.11 万元/吨(YoY-1%,QoQ+2%);3)基础化工及其他销量52.48 万吨(YoY+29%,QoQ+19%),销售均价1511 元/吨(YoY-5%,QoQ-6%);4)石化材料销量15.36 万吨(YoY+7%,QoQ+18%),销售均价6965 元/吨(YoY-8%,QoQ-5%)。 投资分析意见:在全球供给严格约束下,行业格局优化叠加下游需求的增长将带来制冷剂价格和价差的长周期向上,制冷剂作为功能性制剂、“刚需消费品”属性与“特需经营”商业模式的“基因”正在逐步形成,公司涨价弹性大,考虑到制冷剂内外贸价格的持续上行,我们上调公司2025-2027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45.56、58.23、75.68 亿元(前值为41.63、54.35、71.23 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69、2.16、2.80 元,当前市值对应PE 为16、13、10 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下游空调、汽车产量大幅下滑;2.制冷剂价格下跌;3.原料价格大涨;4.新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