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024 年年报,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17 亿元,同比增长15.57%;实现归母净利润2.02 亿元,同比下降20.91%;实现扣非净利润1.99 亿元,同比下降21.94%。2024 年Q4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5 亿元,同比增长6.69%,环比下降5.35%;实现归母净利润0.25 亿元,同比下降69.93%,环比下降55.26%;实现扣非净利润0.25 亿元,同比下降70.12%,环比下降54.79%。 营收同比快速增长,盈利端有所下滑:2024 年,随着新能源、智能制造、5G商用技术等产业的逐步起量及AI 终端应用等新产品推动下的换机需求为电子元器件行业提供了新的需求增长点,叠加行业积极因素影响,公司订单量稳步回升,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实现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公司为加快中高端离型膜的送样测试及放量进度,加大了新产品研发试制投入,研发相关投入同比增加较多,导致全年净利润略有下滑。盈利能力方面,2024 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34.20 %,同比-1.62pcts;净利率为11.12%,同比-5.14pcts。费用方面, 2024 年全年, 公司销售、管理、研发及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64%/8.69%/9.45%/1.45% , 同比变动分别为-0.42/-0.08/+3.56/+2.26pcts。其中,2024 年研发费用率与绝对值均出现了同比增长,主要系高端聚脂薄膜等国产替代电子级薄膜新材料研发试制投入加大所致。 纸质载带业务发展态势良好,新客户拓展持续推进:近年来,全球数字化进程加速,叠加“新基建”及电子产品“以旧换新”等政策,5G 网络、云计算及数据中心建设加速,新能源汽车、AR/VR、工业互联网、AI 终端、消费电子等市场需求持续放量,广泛的下游需求奠定了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的坚实基础。2024 年,公司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生产基地战略布局,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提高对海外客户的响应速度,其中菲律宾生产基地顺利投产,目前已经向主要客户批量供货,马来西亚生产基地扩建项目也已启动建设;公司第五条电子专用原纸生产线试生产运行良好,形成一体化、集成化、自动化的生 产基地,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纸质载带行业的领先地位;江西生产基地技改升级项目作为当地“退城入园”项目正在按计划推进,该项目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江西基地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公司继续打造塑料载带高端产品核心竞争力,实现了精密模具和原材料黑色塑料粒子及片材的自主生产。另外,公司加强了半导体封测领域客户的开拓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完成了半导体知名客户的样品认证,并实现了向半导体领域重点客户的小批量供货,业务发展势头良好。 离型膜批量导入日韩客户,持续受益国产替代:2024 年,公司MLCC 离型膜已向国巨、华新科、风华高科、三环集团等主要客户实现稳定批量供货,并顺利进入韩日系大客户的批量供货导入阶段,其中韩系客户海外基地也通过了产品认证测试;偏光片用离型膜已向主要偏光片生产企业稳定批量供货;同时,公司持续开展多型号、多应用领域的高端离型膜研发和试制,改进生产工艺和产品性能,配合自制BOPET 薄膜的量产,推进以自制BOPET 材料为基础的MLCC 离型膜低粗糙度产品、中高端偏光片离型膜、OCA 离型膜等新产品的开发,并开始在各家客户送样测试。同时,公司持续推进光学级BOPET 膜及流延膜生产项目,已在客户端全面展开使用自制基膜离型膜产品的验证及导入,并有多规格产品通过了验证进入批量导入阶段。特别是日韩客户使用公司自制基膜的离型膜进入批量导入期,标志着公司在日韩客户的中高端MLCC 应用领域逐步开始实现国产替代。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子封装材料、电子级薄膜材料、复合集流体即:复合铝箔、复合铜箔、涂碳复合铝箔等。公司MLCC 离型膜实现了向国巨、华新科、风华高科、三环集团等主要客户的稳定批量供货。消费电子等下**业需求的复苏,以及新能源、智能制造、5G 商用技术等产业的逐步起量为电子元器件行业提供了新的需求增长点,公司订单量有望持续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5 亿元、3.80 亿元、5.08 亿元,EPS 分别为0.69、0.88、1.18 元/股,PE 分别为25X、19X、14X。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复苏不及预期,客户拓展不及预期,新增产能释放不及预期风险,汇率波动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