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12 月20 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实施方案》,主要目标包括:到2025 年底,建成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力争全市智能算力规模突破100EFLOPS,形成50 个左右具有显著成效的行业开放语料库示范应用成果,建设3-5 个大模型创新加速孵化器,建成一批上下游协同的赋能中心和垂直模型训练场。方案对强化基础底座赋能、加快关键生产力工具打造、推动重点垂直领域应用、加速创新应用生态构建四个方面展开详述。 【评论】 我们认为,此实施方案为全国提供经验借鉴。上海作为国内重要的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城市,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将为其他城市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推动全国范围内人工智能产业的协同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升。 核心产业环节受益。我们认为上海对于算力规模的要求将带动AI 芯片、服务器、光模块、数据中心等算力产业链的发展。随着算力需求增长,相关公司有望持续受益。在大模型研发与应用领域,建设 3-5个大模型创新加速孵化器等举措,将推动大模型的研发和在各行业的应用。大模型公司可能会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取得更大进展。 大模型应用端,能在重点行业有深度融合的企业也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带来的机会。包括上游硬件供应商:除了核心的芯片和服务器企业,为算力基础设施提供零部件、材料以及相关技术支持的企业也可能受益于产业的扩张,如提供光模块、散热设备、电源设备等的企业。中游软件与技术服务提供商: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间件等基础软件开发商,以及提供人工智能算法、模型训练、软件开发工具等技术服务的企业,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普及和深化,对这些软件和技术服务的需求也将增加。下**业应用企业:重点关注在上海有业务布局或能与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深度合作的企业以及一些具有协同效应的本地企业,特别是在金融、制造、教育、医疗、文旅和城市治理等领域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应用的企业,可借助上海的人工智能技术和资源实现业务升级和创新,从而带来投资机会。 建议关注:宝信软件、云赛智联、优刻得、数据港、恒为科技、润达医疗、鼎捷数智、金桥信息、上海钢联、中远海科等。 【风险提示】 技术创新不及预期; 市场竞争加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