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之声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股票之声 首页 行业分析 查看内容

电气设备行业:从框架的变革 看光伏电池技术路线的变革

2024-12-20 11:26| 发布者: 神童股手| 查看: 129| 评论: 0

摘要:   复盘:“效率+成本”的二元框架近十年来,光伏电池技术经历了从多晶BSF 到单晶PERC、再从P 型PERC 到N 型TOPCon两次迭代历程,主要遵循了“转换效
  复盘:“效率+成本”的二元框架近十年来,光伏电池技术经历了从多晶BSF 到单晶PERC、再从P 型PERC 到N 型TOPCon两次迭代历程,主要遵循了“转换效率+制造成本”的二元框架,以此来实现度电成本的优化。

      在单晶PERC 替代多晶BSF 时代,PERC 具备更高的理论效率上限,制造成本优化受益于金刚线切割技术的应用,以及领跑者计划的推广。在N 型TOPCon 替代P 型PERC 时代,TOPCon 的效率天花板更高,而且大部分设备和工艺与PERC 兼容,制造成本得到了快速下降。复盘两次技术迭代周期,本质在于转换效率和制造成本领先,最终形成了一家独大的局面。

      本轮:考虑场景差异的多元框架

      进入N 型电池时代,行业对技术路线的选择产生了分歧,二元框架已经不能解释技术迭代的趋势,需要向考虑应用场景差异的多元框架转变。BC 电池理论效率极限位居N 型电池之首,其美观性得到了行业普遍认可,天然适合分布式场景,类旁路二极管结构可避免阴影遮挡带来的隐患,同时在弱光环境下发电优势明显。HJT 电池工艺流程短,人均产出率高,尤其适合人力成本高的地区,而且在双面率、温度系数、碳足迹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从专利角度来看,HJT专利最早由日本三洋公司持有,随着专利保护在2015 年结束,迎来了大规模推广的时机;TOPCon 和BC 存在较多的专利诉讼案件,因而专利风险相对较高。我们认为BC 和HJT 的独特优势将有利于在特定场景逐步发展起来,随着非硅成本持续优化,有望实现更高的渗透率。

      展望:效率、成本、场景的多元进步

      中期维度看,TOPCon 依然是主流技术路线,BC 和HJT 在效率和成本方面快速进步,结合自身技术优势,率先发力差异化场景。在新框架下,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如下:

      一是电池效率持续提升,目前仍未拉开代际差距。TOPCon 电池仍有提效空间,未来2-3 年有望年均提效0.5 个百分点。BC 电池转换效率已超过27%,中短期看双面率将提升至75%以上,转换效率提升至28%以上。HJT 电池正在推进的提效技术覆盖硅片、电池、组件环节,对应组件功率已接近25%。

      二是降本路径逐渐清晰。从电池非硅成本结构来看,浆料成本占比最高,开发少银或无银方案对于降本至关重要。目前BC 电池企业均积极布局贱金属方案,以实现BC 电池成本打平TOPCon 电池的目标。HJT 企业则积极导入银含量更低的浆料,以及低铟或无铟的靶材。我们认为铜浆导入速度或将成为技术路线竞争的胜负手,目前已在客户端加速验证。

      三是应用场景走向分化。BC 电池凭借高效美观的特点在分布式市场具备优势,而且可为客户带来超额收益,随着双面率提升,将在集中式市场崭露头角。HJT 技术将在海外市场占据一席之地,HJT 电池和组件工厂已加速落地,自动化程度高和低碳属性优势凸显。此外,HJT 凭借高双面率的特点更适合垂直安装场景。

      风险提示

      1、提效进度不及预期;2、降本速度不及预期;3、知识产权诉讼风险;4、核心技术泄密风险。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2024年5月31日最新敬告:文明发帖】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票之声 ( 京ICP备09051785号 )

GMT+8, 2025-5-1 09:19 , Processed in 0.09002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