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大胆资本”!深圳重磅利好 此次《征求意见稿》中,深圳提出发展“大胆资本”、“耐心资本”、“国际资本”、“产业资本”四大资本。《行动方案》提到,充分发挥深交所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打通创投行业“循环梗阻”。 10月24日,深圳就《深圳市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公开征求意见稿)》(简称《行动方案》)公开征求意见。 该《行动方案》提到,到2026年,深圳将力争实现四大发展目标: 一是基本建成市场经济水平高、开放创新能力强,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资本市场,成为联通港澳的创新资本集聚地和耐心资本、大胆资本发展高地; 二是力争形成万亿级政府投资基金群、千亿级“20+8”产业基金群、百亿级天使母基金和种子基金群; 三是力争经备案的股权投资及创业投资基金超过1万家; 四是建成香蜜湖、深圳湾、前海湾、光明科学城等创投生态示范集聚区,提供不少于500万平方米的产业空间载体和配套设施。 发展四大资本 此次《征求意见稿》中,深圳提出发展“大胆资本”、“耐心资本”、“国际资本”、“产业资本”四大资本。 “大胆资本”方面,优化提升政府性投资基金引导带动作用。加快壮大“20+8”产业集群基金体系,加快基金投资进度,支持国资基金大胆试错,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作用;试行财政专项资金“补改投”,通过市场化方式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首次提出分类研究降低子基金返投认定和要求;构建投资容错和尽职免责机制,实行差异化考核监督制度,区分基金属性,提升投资积极性。 “耐心资本”方面,推动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保险公司、资管机构参与创投。推动保险公司、资产管理机构等设立千亿级基金,主要投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和电子信息、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支持投资科技创新创业企业的创业投资管理机构和公司制创业投资基金发行5至10年中长期公司债券、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增强创业投资机构筹集长期稳定资金的能力。 “国际资本”方面,依托前海合作区、河套合作区平台政策优势。支持前海合作区优化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机制,拓宽试点投资范围;支持香港私募股权基金(LPF)在前海设立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推动大中型银行机构与其集团旗下的香港创业投资机构联动,通过“深圳商行+香港投行”模式,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股权+债权”融资服务;推动更多优质创业投资管理机构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 “产业资本”方面,突出产业龙头、上市公司集聚优势。探索设立面向CVC机构的专业化母基金,联合产业龙头、上市公司等共同出资设立一批“链主”基金;引导上市公司、“20+8”产业链主企业综合运用股份、可转债、现金等各类支付工具,分期支付交易对价、分期配套融资,围绕本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产业并购投资,或开展基于转型升级等目标的跨行业并购、有助于补链强链和提升关键技术水平的未盈利资产收购。 打通创投行业堵点 《行动方案》提到,充分发挥深交所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打通创投行业“循环梗阻”。 一是将被投企业纳入后备上市企业库,形成分层分类分梯队的上市资源库; 二是用好具有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债券发行、并购重组绿色通道机制,落实私募股权创投基金股份减持和投资期限“反向挂钩”制度,做好境外上市备案管理,畅通外币创业投资基金退出渠道; 三是争取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落地,充分发挥深交所科交中心枢纽作用,形成“技术产权交易+股权投资对接+份额转让退出”三位一体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四是支持深交所试点发行优先股作为并购支付工具。 五是支持将股权投资基金持有的上市公司IPO前的股份通过非交易过户方式进行分配。 本文来源:上·海·证·券·报,原文标题:《发展“大胆资本”!深圳重磅利好》(上.海.证.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