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之声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股票之声 首页 每日证券市场传闻 查看内容

据传,PPI倒挂严重 已引起足够重视

2011-5-12 08:0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08| 评论: 0|原作者: 摘|来自: 据传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PPI与CPI已连续3月形成倒挂,且"喇叭口"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原因何在?首先,PPI在高位运行的可能性加大。PPI步入两位数时代,较上月上涨了1.2个百分点,主要是国家发改委6月份宣布上调油价、电价所致。近期国际油价虽有较大幅度回落,但每桶仍逾100美元,发改委继续上调油价的动机和空间仍然存在。其次,CPI继续下行并非没有空间。CPI的持续回落,很明显是食品价格同比增幅下降所致。目前,秋粮丰收在即,上半年生猪存栏数显著增长,下半年猪肉价格有望继续回落。   客观来讲,PPI反超CPI本身就意味着通胀压力的加剧。众所周知,PPI传导至CPI有一定时滞约3~6个月,主要取决于上游企业向下游转嫁成本的能力及市场的竞争程度。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过高的PPI只能靠企业消化,直到接近企业成本承受的极限,企业被迫选择减产或转行,市场供给出现收缩,终端产品价格上涨,从而完成传导周期。   实践表明,无论通过何种形式,PPI最终都会传导至CPI,只不过时间长短而已。而我国长期以来扭曲的要素价格,及为缓解通胀压力而实行的价格管制措施,均为通胀压力的传导设置了障碍。外围方面,国际油价的起落短期并不会影响我国的PPI,原因就在于我国对成品油价实行价格管制,由国家补贴国内外油价的差额部分。数据显示,NYMEX轻质原油期货价格的月度算术平均数,在6月份达到了每桶133.97美元的峰值,7月份均价基本与之持平。而我国PPI6月份仅较上月上涨0.6个百分点,7月份才大幅上涨,二者之间的关联度并不密切。若就长期趋势而言,原油、有色金属、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价格无疑会影响到PPI,只不过价格管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传导力度。   PPI对CPI的传导,主要是通过影响非食品价格实现的。数据显示,5月份以来,非食品价格增速开始反弹,并分别较上月上涨0.2个百分点。近期,宝洁公司先后两次宣布上调旗下产品价格,就已表明日用品价格面临的上涨压力。然而非食品价格的缓慢上涨并非市场化的结果,同样也是价格管制抵消上涨压力所致。发改委在上调成品油价格后,并未顺势上调公共交通及出租车价格;电价上调也不涉及居民生活用电;天然气价格上涨也未涉及化肥生产部分。上述差异化的价格调整措施明显是对CPI的保护,反映到数据上自然不至于过快反弹。若抛开价格管制的因素,CPI定能比较真实反映通胀压力。正是在失真的数据面前,容易让市场对通胀放松警惕。笔者建议,不妨把更多的目光投向PPI,从源头上关注通胀的压力。从长期来看,光靠行政手段压价格是不现实的,须从缓解需求与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出发,把PPI作为抑制通胀的首要目标。为防止市场形成恶性通胀预期,短期内须将PPI控制在10%以下。可试行对高耗能产业的差别定价,合理引导产业的有序升级。   或许,我们的敌人已不是CPI,而是不断高企的PPI。因此,只看CPI论通胀,已不足为据。 <SCRIPT src="/mainjs/content_fun_2.js"></SCRIPT>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2024年5月31日最新敬告:文明发帖】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票之声 ( 京ICP备09051785号 )

GMT+8, 2025-5-14 14:06 , Processed in 0.155761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