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多数A股投资者而言,最近两天郁闷的并不是市场出现暴跌,而是经历几轮暴跌后还能再一次出现暴跌。不过,面对投资者股票账户的不断缩水,投资者还是应该保持清醒的大脑,毕竟下跌只是股市的一个阶段,它总有终结的一天。 从上证指数峰值6124.04点算起,截至昨天收盘,上证指数累计跌幅已高达60%。痛定思痛,我们发现如果将今年的行情走势图倒过来看,A股的去年和今年多少有些相似。 让我们回到2007年年初。当上证指数冲破3000点时,而主力资金高举价值论的旗帜将指数步步推高。虽然上升过程一波三折,但后来4000点、5000点关口最终还是被攻克。不过,连续的胜利让投资者忘记了曾经日日被提及的风险,相反,他们找来一个又一个理由说服自己行情会延续下去,直到永远。信心使他们无畏,无畏使他们追加筹码,他们用自己的筹码推高了指数。不过筹码总有枯竭的一天,当追加的筹码无法继续推动指数时,上证指数最终定格在6124.04点高度。 这段历史值得我们认真反思:3000点时,市场认为市场普遍被低估;4000点时,市场认为大盘蓝筹被低估;5000点时,市场近乎疯狂地认为股市的代名词就是“赚钱机器”,只要投入,它就能产出,需要的只是一个让它“产出”的理由而已。不过股市的另一面“风险”在上证指数6000点的时候登场。 风险登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刺破原先被吹大的蓝筹泡沫。在石化、金融、地产等基金重仓板块持续杀跌下,市场一个接一个的泡沫被刺破,整个市场的重心不断下移。5000点、4000点、3000点接连失守。市场开始由去年的全面乐观转为全面悲观,各种不利于股市的借口都被拿来作为下跌的借口。恐慌笼罩,抛出手中的筹码成为了投资者的不二选择。抛售的结果导致指数继续下探,并创出一个接一个的新低。此刻,各种估值或者技术指标均告失灵,风险成为了股市的全部。 如果此刻翻一下手边的日历,我们会发现,各种估值或者技术指标均告失灵,风险成为股市的全部,这不正是我们眼前面对的情况吗?另外,我们不也正用一切能够找到的理由去解释下跌原因吗?这与去年5000点以上情形何等相似,不同的只是去年用各种理由推测市场会继续上涨,此刻我们用各种理由推测市场会继续下跌;去年我们极度乐观,此刻我们极度悲观。 冷静思考后我们会发现,尽管受全球经济影响,我国经济会出现降温,但我们不应该忽视国内经济仍然是在增长这一事实。另外,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国内通胀压力随之减轻。美元汇率近期反弹又可缓解热钱流入的压力。具体到证券市场,现在很多股票市盈率已经跌至估值合理区域,PE或PB指标甚至低于国外同类公司。而近期奥运、农业概念股的跳水也预示着资金从这些高风险板块撤离,市场风险进一步得到释放。 综上所述,就证券市场而言,我们应该提醒自己市场的另一面叫“机会”;就国内宏观经济而言,既然只是增速趋缓,我们要做的也只是降低预期以及调低估值而已。就目前而言,证券市场投资者思维由牛转熊需要一个过程,但“熊”总有离开的一天;国内宏观和微观经济体虽仍存在一些困难,也许困难会继续一段时间,但也总有解决的一天。 因而,眼下投资者不应续继过度悲观,毕竟风雨过后总会有彩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