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之声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股票之声 首页 滚动图片新闻 查看内容

温家宝主持会议通过推进长三角发展指导意见

2011-5-12 08:0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081| 评论: 0|来自: 长三角发展指导意见

<CENTER><IMG src="http://img.cfi.net.cn/readpic.aspx?imageid=20080807000016"></CENTER>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   会议指出,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和带动作用。在新形势下,加快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促进这一地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对全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会议指出,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显著增强区域综合实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发展的动力;加快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强化服务和辐射功能,充分发挥对周边地区、长江流域及其他地区的带动作用;加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共同进步。   会议要求,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二是全面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建设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三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四是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构建完备的城镇体系,完善和提升城市功能。五是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营造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六是积极推进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增强区域发展支撑能力。七是提高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水平,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全面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八是推进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九是继续推进重大改革试验,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率先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是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会议强调,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上海、江苏、浙江和中央有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合作机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在高起点上争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国务院办公厅) 々   "长三角一体化"首次跃至国家层面   专家分析认为长三角的发展定位已由之前的"全球制造业中心"转为以服务业发展体系为主。   昨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是国务院第一次对国内的区域发展提出规划性要求。   现代服务业打头   此次会议要求,长三角地区要重点抓好十个方面的工作,其中,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提至十项工作的首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长三角联合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陈维表示,以此来看,长三角的发展定位,已由之前的"全球制造业中心"转为以服务业发展体系为主。   昨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和带动作用。   会议指出,推进长三角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显著增强区域综合实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长三角规划》将出台   据早报记者了解,目前苏浙沪政府部门目前还未拿到《指导意见》的详细文本。   长三角一体化,学界已经讨论了十多年。陈维研究员曾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以下简称《长三角规划》)的讨论。《指导意见》获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他预计,《长三角规划》很快就要出台。   在此之前,长三角曾提出建"全球制造业中心"。   在十项重点工作中,陈维认为,《指导意见》中的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的提法,无疑承建了之前有关专家提出的长三角共建"四个中心"(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经济中心)的建议,从而增强长三角地区对全球的辐射能力、扩张能力,在全国的地区发展中形成表率作用。   长三角经济规模占全国经济的22%左右,而珠三角则为10%。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上海、江苏、浙江和中央有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合作机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长三角地区在高起点上争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   2007年5月1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表示,长江三角洲地区率先走科学发展之路,不仅是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可以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有益经验和借鉴,具有重要示范作用。   "地方意见纷繁复杂"   据有关媒体报道,为了编制这个规划,从中央部委到地方政府,动用了近400人;同时,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国家发改委领导和各有关省市领导都是领导小组的成员,动员了中科院、社科院、江浙沪三地的重点高校、地区规划研究院等众多知名研究规划机构。"其实国家发改委也很难协调,这些内容都是由地方机构撰写的,他们都代表了地方的利益,发改委协调也很难,所以前后花费的时间就更长了。"   一位参与过《规划》征求意见的上海官员也透露说,"是因为地方的意见纷繁复杂。"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一位参加规划的人士也承认了这个说法。他透露:"规划前后几次推迟颁布的背后是各方利益的博弈。"   此前有消息说,《规划》将于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公布,而"两会"期间,国家发改委仍在和长三角的部分省市领导进行沟通,目的是就一些细节征求长三角各省市的意见,而长三角的部分省市领导在给予意见的同时则希望尽快促成规划的出台。   一位长期参与长三角规划调研的专家认为:"地方利益往往是藤缠树、树牵藤,所以发改委需要反复向两省一市征求意见,过程长就理所当然了。"   为中西部发展让空间   "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已经没有优势。"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教授指出,目前,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的外部条件已经具备。   据张军介绍,外部力量主要是指长三角地区的低端产业的生产成本明显上升,对加工贸易低附加值的产业已经形成打压;其次,政府成为长三角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长三角一体化已经达到了国家层面,这有利于统一地方政府的思想认识。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孙立坚对此持同样观点。孙立坚教授认为,长三角产业需要进一步优化升级,为中国其他地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机遇,打开了空间。   以引进外资为例,由于全国各地人为的恶劣竞争,使得外资宁愿停留在沿海地区,而不愿意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孙立坚称,长三角应该提高外资进入的门槛。   张军认为,长三角地区可以重点引进汽车、医药、通讯、生物工程、电子等先进制造业,江苏、浙江的工业园区目前正在吸引"低碳"的环保产业,已经体现出这一理念。   国家发改委长三角地区区域规划综合组专家陈建军:   "长三角一体化"首次跃至国家层面   早报记者 徐益平   "《指导意见》的通过,意味着提了10多年的'长三角一体化'正式上升到国家层面,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昨天,长三角区域研究专家、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建军教授在接受早报记者专访时认为,随着《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将进一步促进长三角区域的发展,纾解以浙江为代表的长三角经济在目前宏观形势下的发展难题。   作为国家发改委长三角地区区域规划综合组专家,在《指导意见》起草过程中,陈建军曾在去年7月受邀参加了由国家发改委召开的《指导意见》专家咨询会。   中央文件首提"一体化"   东方早报:《指导意见》对长三角区域发展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陈建军:首先,它空前提升了长三角在中国区域经济版图中的地位。对于长三角的定位,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长三角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而之前,提的比较多的说法是"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表明中央充分肯定了长三角在中国区域经济的龙头作用,希望通过长三角的率先发展,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更为重要的是,《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这是"长三角一体化"概念首次进入中央文件--此前,一直提的是"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这意味着,在民间、学术界和地方层面提了10多年、并历经波折的"长三角一体化"正式上升到国家层面,用"国家保证"的形式进行了确定。无论对长三角还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来说,这都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此外,从国务院常务会议透露的信息看,长三角的区域范围已由"16城市"扩容至"上海、江苏和浙江的全部区域",这将使此前争议较大的长三角区域范围问题有了最终定论。   纾解长三角"转型困局"   东方早报:在目前的宏观形势下,长三角的经济普遍遭遇发展难题,浙江经济陷入低估,企业纷纷停产或倒闭。此时推出《指导意见》,将会怎样促进长三角经济发展?   陈建军:近年来,长三角经济发展遇到的最大问题不是产业同构,也不是重复建设,而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目前,长三角经济、浙江经济、"温州模式"遇到困难,正是该问题的体现和所造成的结果。   在这一背景下,《指导意见》的适时出台,将有助于纾解长三角"转型困局",进一步促进和推动长三角经济发展。从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重点抓好的10项工作看,几乎全部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有关,说明中央也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症结所在。   同时,国家提出加快长三角一体化,意在通过空间结构的调整,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江浙沪3省市目前都尚处经济转型期,仅凭一省之力、一地之力无法解决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必须充分利用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优势,充分利用三地之间客观存在的资源结构的互补性,形成产业分工,加快长三角经济的融合。   《意见》尚需制度保障   东方早报:作为一份纲领式文件,如何才能使《指导意见》贯彻落实到长三角发展实践中?   陈建军:光有一份《指导意见》是不够的,还需要具体的配套政策和配套文件,对其进行制度保障。这些政策主要解决的问题包括:考核指标体系、长三角内部的"省管县"体制与新型城市化的冲突等。   同时,目前阻碍长三角区域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体制与机制因素。为了发展长三角区域生产力,必须从体制与机制上有重大突破。从地方政府部门角度来说,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创造区域经济合作的制度条件上,加快市场开放,破除市场壁垒。(东方早报 魏华兵)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2024年5月31日最新敬告:文明发帖】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票之声 ( 京ICP备09051785号 )

GMT+8, 2025-5-13 17:27 , Processed in 0.067477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