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width="93%" align=center border=0> <TBODY> <TR> <TD style="WORD-BREAK: break-all"><SPAN class=hangju id=zoom> 中国股市的运行与发展正处于一个极为特殊也极为复杂的时期,这种特殊性和复杂性的最集中反映就是大小非。虽然不能说大小非是这一轮股市暴跌的唯一因素,但无疑是主要因素与核心因素。 在对待大小非的问题上,现在实际上存在着两种思路:一种思路是继续目前的大小非政策,让市场自己消化和解决。由于股改形成的大小非数量巨大,总额达到4572亿股,目前只解禁了18.43%,累计抛售250亿股,占已解禁股数量的30%,因而在未来的两年中,规模巨大的大小非的解禁将对市场的供求关系产生重大影响。不仅如此,对市场威胁更大的还有新老划断以后形成的8000多亿股解禁股,这些解禁股与大小非加起来,已经占到市场股本总额的近67%,这些大小非与解禁股在未来两年多的时间内要全部进入流通,这样的扩张规模与扩张速度,市场本身无论如何也不能承受,任其发展下去,市场就只能呈现出自由落体的走势,也只能沿着大熊市的道路不断走下去。 另一种思路是调整目前的大小非政策,约束和限制大小非的减持行为,特别是国有股的大非要推迟五至十年减持,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舒缓股市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使市场的解禁行为和减持行为能够在时间上错开,以防止市场在扩容压力过于巨大的情况下在熊市的道路上越滑越深。道理很明显,股票价格在本质上是市场供求关系的反映,供求关系的骤然改变就不可能不给市场带来巨大冲击,进而引起股价乃至整个市场预期的重大改变。 相关分析人士是第二种思路的倡导者和支持者。不过,从最近管理层有关人士的谈话可以看到,第一种思路已经确定,这样一来,市场的熊市进程就很可能漫长而又遥远,在分析人士看来,这个过程至少还需要三年时间。短期来看,市场可能会有一波反弹行情,但行情已经很难走远。 </TD></TR></TBODY></TAB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