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13家券商研究机构和11家基金在内的24家机构在今年6月至7月先后发布了2008年下半年或三季度投资策略报告,我们对此进行了系统梳理,旨在为投资者提供更清晰明确的投资方向和线索。 在24家机构中,有22家分析了市场当前估值水平和指数运行区间。多数基金普遍认为,经过近期的大幅下跌,A股当前估值水平已经处在可以长期投资的中低风险区域,动态PE已基本反映对宏观减速及中期通胀的预期,进一步下跌空间有限。但券商的分歧相对较大:3家机构明确表示市场尚有10%以上的下行空间,其中中金公司的观点较为悲观,认为A股长期的合理市盈率为20倍左右的水平。仅有3家机构认为A股下半年可能突破4000点。其中,东方证券给予A股25倍市盈率,对应点位为4200点;平安证券认为超跌是反弹的主要动力,政策利好、奥运会临近将使超跌反弹成为中级反弹,持续到四季度或可达到4200点;广发基金则预期2008年市场估值将在18倍至30倍市盈率之间波动。 11家机构认为目前市场最值得担忧的情况是:一旦通胀恶化引致更严厉的宏观紧缩,A股整体盈利就有可能出现负增长。而在对通胀和企业盈利的担忧中,9家机构提到了高油价的影响。除宏观政策以外,价格管制、资源依赖和投资者信心也成为多家机构关注的因素。 申万、光大、安信、富国等9家机构从资金面角度讨论了三季度市场将缺乏整体性机会。其中,安信证券认为在推动估值水平下行的因素中,关键性因素是流动性总量以及流动性分配结构的变化,缺乏持续、稳定的流动性,低位运行和脉冲式行情将是下半年的主旋律。由于缺乏基本面和资金面方向性变化的支持,即使三季度市场能够企稳,股票资产也难以在三季度出现趋势性上升。但富国基金和南方基金也表示,结构性获利的空间和概率已明显扩大。光大保德信则预测,宏观压力的拐点有可能在三季度以后出现,四季度之后的市场可能更为乐观一些。 在行业配置方面,抵御通胀的消费性行业、可耗竭的资源品行业、具有可持续发展特征的节能降耗行业受到机构的一致认可,其中,医药、食品饮料、商业贸易、新能源等非周期性行业股票成为资产配置的首选。在主题投资方面,央企重组、产业整合和上海本地股等投资机会具有较高的认同度。 由于对宏观经济走势及相关政策认识的差异,机构对一些板块的看法存在较大分歧。如对货币信贷紧缩放松与否的不同预期导致对银行、房地产板块评级的差异;对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加大的环境下,对下游消费品行业需求变化的不同看法导致对白酒行业评级的差异;对通货膨胀、经济放缓的背景下投资政策的不同预期,导致对钢铁、机械制造行业与建筑建材行业的评级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