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BORDER-RIGHT: #000000 0px solid; PADDING-RIGHT: 0px; BORDER-TOP: #000000 0px solid; PADDING-LEFT: 0px; FONT-WEIGHT: bolder; FONT-SIZE: 28px; FLOAT: left; PADDING-BOTTOM: 0px; MARGIN: 0px; BORDER-LEFT: #000000 0px solid; WIDTH: 28px; COLOR: #990000; LINE-HEIGHT: 140%; PADDING-TOP: 0px; BORDER-BOTTOM: #000000 0px solid">花</DIV>旗集团(Citigroup Inc.)和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 & Co.)这两家华尔街大型投行欲再度向海外投资者伸出橄榄枝。 这两家投行都在美国住房市场风波中受到重挫,并刚刚任命了新的首席执行长,最近都从海外投资者手中筹得了数十亿美元资金。现在它们又在讨论再次进行海外募资的问题,这次的对象主要是外国政府。 美林预计将获得30亿至40亿美元的注资,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于中东某政府投资基金。花旗或将获得最多100亿美元的注资,很可能全部由外国政府提供。 如此大手笔的投资也许将成为大型投行快速调整资本结构、稳定财务基础的最新信号。截至目前,外国政府已向美林、花旗、瑞士银行(UBS AG)以及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累计注资约270亿美元。 华尔街投行一直试图避免外国投资引起政府的注意,并且到目前为止还算成功,但新一轮投资无疑会增加这些努力的难度。政府基金的大量投资将引起监管部门的警觉,他们会加大审查力度,看看这些基金是否有可能联合起来共同控制美国的投资银行。这方面的任何疑虑都会延长监管机构审批收购交易的时间。美国国会虽然为一系列外国政府投资开了绿灯,但在进入总统大选年的今年国会议员们可就不那么好说话了。 花旗和美林目前都快马加鞭,想赶在下周公布收益之前,敲定具体的投资细节。预计这两家投行的亏损会因抵押贷款相关投资而增多。新增亏损最多累计可达250亿美元。 花旗及美林发言人拒绝发表相关评论。 <SPAN id=NewAd> 就在几周之前,花旗和美林才刚刚从外国政府所谓的主权财富基金手里筹得了一笔资金,这次又一轮的募资显示出信贷危机还未得到缓解。随着资产冲减额不断上升,其他金融机构可能也在寻找新的资金注入。 上次的注资预计将缓解投行资金不足的状况,但与抵押贷款相关的资产冲减仍在继续。花旗上个月出面拯救了七家关联投资实体,将它们490亿美元的资产计入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从而进一步削弱了自身的资金水平。 |